字好书
西湖

《西湖》

时间: 2025-05-06 22:24:38

诗句

何处黄鹂破暝烟,苏公堤上柳初眠。

百千斗酒倾朱阁,十二霓裳舞玳筵。

倚槛云霞天外寺,采莲歌吹画中船。

风流不数江州客,卧对湖光好住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24:38

原文展示

何处黄鹂破暝烟,
苏公堤上柳初眠。
百千斗酒倾朱阁,
十二霓裳舞玳筵。
倚槛云霞天外寺,
采莲歌吹画中船。
风流不数江州客,
卧对湖光好住年。

白话文翻译

哪里传来黄鹂的啼鸣,打破了夜幕的烟雾?在苏公堤上,杨柳刚刚入眠。大量的美酒倾洒在朱色的阁楼上,十二位霓裳舞女在华美的筵席上翩翩起舞。我倚着栏杆,看着天边寺庙的云霞,听着采莲的歌声从画中船上传来。风流的才子们不必数江州的客人,卧在这里,面对着湖光,真是好得令人留连忘返。

注释

  • 黄鹂: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破暝烟:指打破夜幕的烟雾,象征清晨的到来。
  • 苏公堤:指苏堤,因苏东坡而得名,是西湖著名的景点。
  • 百千斗酒:形容酒量极大,夸张地表示饮酒的豪放。
  • 霓裳舞:指美丽的舞蹈,常用于描述华丽的表演。
  • 玳筵:用玳瑁装饰的筵席,形容宴会的豪华。
  • 倚槛:依靠在栏杆上,表达一种闲适的状态。
  • 天外寺:指远处的寺庙,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采莲歌:指采莲时唱的歌,描绘轻松愉快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畅,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著作较少,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西湖》这首诗作于李畅游览西湖时,旨在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气息,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西湖》以清新优雅的笔调描绘了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开篇以“何处黄鹂破暝烟”引入,展现了清晨的生机,黄鹂的啼鸣与淡淡的晨雾相互映衬,充满了生动的气息。接着描绘了苏公堤上静谧的柳树,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中“百千斗酒倾朱阁,十二霓裳舞玳筵”描绘了豪华的宴会场景,似乎在展示一种欢快的生活情调。诗人通过对酒与舞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享受。后半部分“倚槛云霞天外寺,采莲歌吹画中船”则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栏杆旁静静地欣赏着远处的美景,耳边回荡着轻快的歌声,表现出一种超脱的闲适。

结尾的“风流不数江州客,卧对湖光好住年”则是对生活的总结,诗人自得其乐,安然自处,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中融入了人文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黄鹂破暝烟:黄鹂的鸣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传达出晨曦的来临。
  2. 苏公堤上柳初眠:描绘苏堤上静谧的柳树,仿佛在享受安静的时光。
  3. 百千斗酒倾朱阁:宴会上,美酒如海,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4. 十二霓裳舞玳筵:华丽的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展现了热闹的场景。
  5. 倚槛云霞天外寺:站在栏杆上,远望天边的寺庙,体现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6. 采莲歌吹画中船:采莲的歌声从画中船上传来,描绘出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7. 风流不数江州客:诗人不再去计较那些风流人物,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
  8. 卧对湖光好住年:诗人享受着湖光山色,愿意在此长住,体现了对自然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霞天外寺”,通过比喻增加了诗句的意境。
  • 对仗:如“百千斗酒倾朱阁,十二霓裳舞玳筵”,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 拟人:如“柳初眠”,赋予柳树以人的特征,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西湖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鹂:象征希望与春天的到来。
  • :象征柔美与静谧。
  • :象征豪放与热情。
  • :象征欢快与生活的多姿多彩。
  • 云霞:象征梦幻与悠远的境界。
  • 湖光:象征安宁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鹂的鸣叫象征什么?

    • A. 夜晚的寂静
    • B. 清晨的生机
    • C. 豪放的生活
    • D. 远方的寺庙
  2. 苏公堤上的柳树给人什么感觉?

    • A. 喧闹
    • B. 安静
    • C. 忧伤
    • D. 复杂
  3. 诗中提到的“十二霓裳舞”表现了什么?

    • A. 安静
    • B. 舞蹈的华丽
    • C. 酒的豪放
    • D. 远方的歌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绝句四首》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词对比

《西湖》与《钱塘湖春行》对比

李畅的《西湖》更注重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则更加强调春天的气息与繁华,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与热爱,两者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西湖文化与历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蔡大往汝州寻弟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水调歌头(题子似真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塞上曲五首 其三 残菊 秋日薜荔园书怀 其四 山中 其二 夏夜杂兴 其九 范觉民挽词四首 增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弓影杯蛇 条开头的成语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谋养 平方根 二字旁的字 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重迹屏气 包含慷的成语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论道经邦 羊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马哈麻 民贼独夫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千叮咛万嘱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