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0:57
灵境梵天相对开,
奇峰飞影自西来。
冷泉倒映三山月,
幽洞阴生万古苔。
崖落乳花浸佛髻,
云携法雨上经台。
清流为底出山急,
破峡声喧万壑雷。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氛围。灵境和梵天相对开阔,奇特的山峰与飞翔的影子自西方而来。冷泉倒映着三座山的明月,幽深的洞穴中生长着万年古苔。崖边的乳白色花朵浸润着佛的发髻,云彩携带着法雨飘落在经台上。清澈的溪流从山中急速流出,破峡的声音如同万壑的雷鸣。
作者介绍:张瑞玑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生于清末,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词风格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自然景观的描写,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西湖是张瑞玑心中美丽的象征,他的创作常常受自然环境的启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们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以及其背后的哲理。开篇的“灵境梵天”即设定了一种超然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仰。接下来的描写如“奇峰飞影自西来”,不仅体现了山的雄伟,也表达了诗人对旅行和自然的向往。
“冷泉倒映三山月”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景色的细致观察,月光与水的交融,传达了一种静谧的美感。而“幽洞阴生万古苔”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整首诗通过不断变化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庄严。
最后两句“清流为底出山急,破峡声喧万壑雷”,以声与势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生命力。整首诗将静谧与动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浑然一体的美感,体现了张瑞玑对自然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神秘与庄严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灵境梵天相对开”中的“灵境”指的是:
“冷泉倒映三山月”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中提到的“法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湖八首 其六》的意境与风格,加深对张瑞玑的诗歌创作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