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薛子舒二首

《哭薛子舒二首》

时间: 2025-05-02 08:14:43

诗句

医自金坛至,犹言疾可为。

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

友共收残藁,妻能读殓仪。

借来书册子,掩泪付孤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4:43

原文展示

哭薛子舒二首

医自金坛至,犹言疾可为。
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
友共收残藁,妻能读殓仪。
借来书册子,掩泪付孤儿。

白话文翻译

医师从金坛赶来,仍说我的病可以治好。
濒临危机的人还不相信,听到死亡的消息,世人都感到怀疑。
朋友们一起收集残余的禾草,妻子能读懂殓葬的仪式。
借来书本,眼泪掩面,把这些托付给孤儿。

注释

  • 金坛:古地名,指的是一个地方,可能暗示医者的来历。
  • :疾病,指作者病重的状态。
  • 殓仪:殓葬的仪式,指处理尸体的程序。
  • 孤儿:失去父母的孩子,在此也指代无依无靠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涉及的“殓仪”可以联系到古代丧葬文化,反映了作者对死亡和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舆,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词、诗,尤其以豪放、沉郁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面临亲友离世或自身重病之际,情感真挚,体现了对生死的无奈与哀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命脆弱的敏感。

诗歌鉴赏

此诗以悲痛的情感为主线,描绘了生死之间的无奈与绝望。开头两句,诗人以医者的到来引入,虽然希望病情能够好转,但周遭的氛围却是对生死的怀疑和恐惧,表现出一种无力感。接着,朋友们为他收集残余的禾草,显示出友人的关心,而妻子则在处理殓葬的事务,突显出家庭的温暖与现实的残酷。最后一句,借书给孤儿,既是对未来的担忧,也是对生命延续的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悲剧的感怀,更深刻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死时的脆弱与无奈,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医自金坛至:医者从远道而来,说明病情严重。
  2. 犹言疾可为:医生仍然表示病可以治好,带来一丝希望。
  3. 濒危人未信:病重的人对医者的言辞产生怀疑,心中不安。
  4. 闻死世皆疑:听到死亡的消息,周围人都感到不安与怀疑。
  5. 友共收残藁:朋友们聚在一起,帮助处理一些残余的禾草,表达了友谊的温暖。
  6. 妻能读殓仪:妻子在处理殓葬事宜,展现了家庭责任与悲痛。
  7. 借来书册子:借来书籍,象征着对知识和生命的追求。
  8. 掩泪付孤儿:用泪水掩面,将未来托付给孤儿,表现出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医生的希望与周围人的怀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象征:书籍象征着知识与希望,孤儿象征着未来的延续。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病、死、友情和家庭责任,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表露了对生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救赎。
  • 殓仪:象征死亡与结束,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 孤儿:象征着未来与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对未来的期望与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医生来自哪里?

    • A. 金坛
    • B. 乡村
    • C. 京城
  2. 诗中妻子在做什么?

    • A. 读书
    • B. 处理殓葬事宜
    • C. 煮饭
  3. 诗人借书的目的是什么?

    • A. 学习
    • B. 给孤儿
    • C. 忘记悲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充满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哭薛子舒二首》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涉及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生死的无奈,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包含刘克庄的多首诗作,便于了解其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记六言五首 杂记十首 其五 挽南皋刘二先生 绳技 耄志十首 笑黄德远 杂咏一百首·范雎 杂记六言五首 卜算子·风汉闲中做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泥石流 傲骨嶙嶙 鬲字旁的字 擦边球 提手旁的字 九方堙 三浴三薰 蟆津 目无法纪 包含予的词语有哪些 月夕花朝 黄字旁的字 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太瘦生 戴眉含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