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云乐七首 其二 桐柏曲

《上云乐七首 其二 桐柏曲》

时间: 2025-05-01 03:21:25

诗句

桐柏真。

升帝宾。

戏伊谷。

游洛滨。

参差列凤管。

容与起梁尘。

望不可至。

徘徊谢时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1:25

原文展示:

桐柏真。升帝宾。戏伊谷。游洛滨。参差列凤管。容与起梁尘。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

白话文翻译:

桐柏山真是个好地方,升仙成为帝王的宾客。在伊谷中嬉戏,在洛水边游玩。凤管乐器参差排列,音乐悠扬激起梁上的尘埃。望着那遥不可及的仙境,只能徘徊不前,向世人告别。

注释:

  • 桐柏真:指桐柏山,传说中的仙山。
  • 升帝宾:升仙成为帝王的宾客。
  • 戏伊谷:在伊谷中嬉戏。伊谷,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游洛滨:在洛水边游玩。洛滨,指洛水边。
  • 参差列凤管:凤管乐器参差排列。凤管,古代的一种乐器。
  • 容与起梁尘:音乐悠扬激起梁上的尘埃。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 望不可至:望着那遥不可及的仙境。
  • 徘徊谢时人:只能徘徊不前,向世人告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道教思想和神仙观念,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告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神仙思想的流行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桐柏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告别。诗中“桐柏真。升帝宾。”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接着“戏伊谷。游洛滨。”描绘了诗人在仙境中的自在游玩,与尘世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参差列凤管。容与起梁尘。”通过音乐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和美好。最后“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告别和对仙境的无奈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桐柏真。”:开篇即点明地点,桐柏山是传说中的仙山,暗示了诗的主题。
  • “升帝宾。”: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希望成为帝王的宾客。
  • “戏伊谷。”:描绘了诗人在仙境中的自在游玩。
  • “游洛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仙境中的游玩。
  • “参差列凤管。”:通过音乐的描绘,强化了仙境的神秘和美好。
  • “容与起梁尘。”:音乐悠扬激起梁上的尘埃,增强了仙境的氛围。
  • “望不可至。”: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无奈向往。
  • “徘徊谢时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告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参差列凤管”中的“凤管”比喻乐器,增强了音乐的美感。
  • 拟人:“容与起梁尘”中的“容与”赋予音乐以人的情感,增强了音乐的生动性。
  • 对仗:“戏伊谷。游洛滨。”中的“戏”与“游”,“伊谷”与“洛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告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神仙思想的流行和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桐柏山、凤管、梁尘。
  • 详细解释:桐柏山象征仙境,凤管象征音乐,梁尘象征尘世。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桐柏山代表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凤管代表仙境的美好,梁尘代表尘世的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桐柏真”指的是什么? A. 仙山 B. 乐器 C. 地名
  2. 诗中的“升帝宾”表达了什么? A. 对仙境的向往 B. 对尘世的告别 C. 对音乐的喜爱
  3. 诗中的“参差列凤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仙诗》(郭璞):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游仙诗》(郭璞)与《桐柏曲》(萧衍):都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但《游仙诗》更多地描绘了仙境的景象,而《桐柏曲》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告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柏师文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江村杂兴(十三首) 宿高季迪京馆 赠秦侍仪 癸丑元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光返照 张歙 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拷九棒 气字旁的字 对流 乚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经官 包含醵的词语有哪些 匡救弥缝 门户开放 群疑满腹 视为至宝 青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哀丝豪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