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云乐七首 其三 方丈曲

《上云乐七首 其三 方丈曲》

时间: 2025-05-10 07:28:24

诗句

方丈上。

崚层云。

挹八玉。

御三云。

金书发幽会。

碧简吐玄门。

至道虚凝。

冥然共所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8:24

原文展示:

方丈上。崚层云。挹八玉。御三云。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

白话文翻译:

在方丈之上,层云崚嶒。汲取八方的美玉,驾驭三重云彩。金色的书籍揭示了幽深的会面,碧绿的简册吐露出玄妙的门户。至高的道法虚无而凝聚,冥冥之中共同遵循。

注释:

  • 方丈:指高耸的山峰或高台。
  • 崚层云:形容云层重重叠叠,高耸入云。
  • 挹八玉:挹,汲取;八玉,指八方的宝玉,象征珍贵之物。
  • 御三云:驾驭三重云彩,形容超凡脱俗。
  • 金书: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 幽会:隐秘的会面或交流。
  • 碧简:指用碧玉制成的简册,象征珍贵文献。
  • 玄门:指深奥的学问或道法。
  • 至道:最高的道法或真理。
  • 虚凝:虚无而凝聚,形容道法的深奥和不可捉摸。
  • 冥然:冥冥之中,形容无形无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即梁武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尤其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多表现道教思想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上云乐七首》,是萧衍在位期间所作,表达了对道教至高无上道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方丈之上的层云、八玉、三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金书和碧简的提及,暗示了深奥的学问和道法。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表达了诗人对至高无上道法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萧衍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丈上。崚层云。: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场景,方丈之上,云层重重叠叠,形象生动。
  • 挹八玉。御三云。:通过汲取八方的美玉和驾驭三重云彩,表达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 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金书和碧简的提及,暗示了深奥的学问和道法,发幽会和吐玄门,表达了隐秘的交流和深奥的学问。
  • 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至道虚凝,形容道法的深奥和不可捉摸,冥然共所遵,表达了无形无迹的共同遵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挹八玉、御三云等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 对仗:金书对碧简,发幽会对吐玄门,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至高无上道法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方丈、崚层云:高耸入云的场景,象征超凡脱俗。
  • 八玉、三云:珍贵之物和超凡脱俗的象征。
  • 金书、碧简:深奥的学问和道法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方丈”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山峰或高台 B. 道教的圣地 C. 诗人的居所 D. 神话中的仙境

  2. “挹八玉。御三云。”中的“八玉”和“三云”分别象征什么? A. 八方的美玉和三重云彩 B. 八种宝物和三种云彩 C. 八种美德和三种云彩 D. 八种宝玉和三种云彩

  3. 诗中的“金书”和“碧简”分别象征什么? A. 珍贵的书籍和文献 B. 金色的书籍和碧玉制成的简册 C. 深奥的学问和道法 D. 金色的书籍和碧玉制成的简册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仙诗》(郭璞):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孤独感。

诗词对比:

  • 《上云乐七首》与《游仙诗》:都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但《上云乐七首》更侧重于道教思想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寄怀匏师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赋红白菊花 满江红 其四 闻张仲老倡老子军抗倭议 满江红 镇江驿中 满江红 夜雨 满江红 和岳忠武韵 满江红 秋蝶 满江红 其二 同贺天山先生过篁川废园,和天山抒怀韵 满江红 其一 月夜感逝,用丹阳贺渔隐对月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雕龙绣虎 牛字旁的字 赤心奉国 包含咯的词语有哪些 无道 河溓海晏 咸遂濡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阿合 屮字旁的字 百年偕老 舍己为公 肀字旁的字 壁飞 孔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