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0:10
惆怅梦魂何处,心烟一缕孤行。
伴人幽月到疏棂。照破梦魂清冷。
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
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梦境与现实交错的惆怅。梦中的灵魂漂浮在何处,心中的烟雾缭绕,孤独地行走。伴随着幽幽的月光,洒落在窗棂上,照亮了清冷的梦魂。即使是醉酒,也无所谓醉,醒来后依然回到现实。枕边的诗句又有谁来倾听?月光送来了海棠花的影子。
陈世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词创作为主,风格多样,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中透出一种孤独感,或许与诗人的生活境遇有一定关系,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西江月 醉醒》以清淡的笔触描绘了梦与醒的微妙关系。全诗通过“梦魂”与“心烟”展现了梦中人对生活的困惑与思考,情感细腻而深刻。开篇的“惆怅”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接着“伴人幽月到疏棂”,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整首诗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醉与醒的反复,更加深了这种惆怅的情绪。最后一联“月送海棠花影”则以自然的美丽作为结尾,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迷茫与孤独中,依然有美好的存在,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在醉酒与清醒之间的迷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惆怅梦魂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月送海棠花影”中的“月”象征什么?
“醉也从教便醉”表现了作者对醉的态度是?
比较《西江月 醉醒》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以月亮为意象,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陈世祥则侧重于梦与醒的内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