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7:52
陆使君祠二首
作者: 李流谦
山为一案峙,水恰面前流。
自是神灵宅,非从槁壳谋。
风声分井络,云气接瀛邱。
炯炯谁相领,焚香发半秋。
这座山就像一张案桌一样矗立,眼前的水流恰好流过。
这里本是神灵的居所,并不是从枯木中推测而来的。
风声在井边交织,云气与瀛洲相连。
清晰明亮的神灵究竟是谁领导,焚香的香气在半秋时节飘散。
作者介绍:李流谦(约1080-约1130),字惟恭,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仕途不顺,常以山水为乐,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李流谦在陆使君祠游览之时,旨在表达对陆使君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陆使君祠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联“山为一案峙,水恰面前流”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山水的布局,仿佛一张案桌上摆放着流水,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认为这片土地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神灵所居。这种对神灵的尊重,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共生。
第三联“风声分井络,云气接瀛邱”,则通过声音与气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神秘感与灵动性,展现了天地之间的交融。最后一句“炯炯谁相领,焚香发半秋”,留给读者一种幽远的思考,似乎在问:究竟是谁在引领着这一切?诗人通过焚香的行为,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对秋天的感怀,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约而富有韵律,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流谦对自然与神灵的思考,体现了他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拜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李流谦
C. 杜甫
D. 白居易
“山为一案峙”中“峙”的意思是?
A. 倒下
B. 矗立
C. 消失
D. 沉没
诗中提到的“瀛邱”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神秘的仙岛
C. 一种动物
D. 古代的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