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5:24
刻鹄工夫愧不量,
弓裘遗绪可能忘。
一廛未遂耕桑计,
半世空磨翰墨场。
桐烬偶收非有意,
璧瑕误指亦何伤。
霜松不学閒桃李,
报答东君日月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 artistic skill 的谦虚和对生活选择的反思。诗人自叹技艺不如他人,虽然有潜心的努力,但却未能实现耕作与安宁的理想,反而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耗费了大半生。尽管偶尔获得一些意外的成果,但这些并非出于有意的努力。诗中提到的霜松与桃李象征着不同的生长方式,诗人并不想去模仿那些轻松自如的桃李,而是追求一种更为持久的回报感。
李流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兴盛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创作于李流谦对自我艺术生涯的反思之际,可能是受到朋友或同僚的影响,创作此诗以表贺意。
这首诗以其朴素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人以“刻鹄工夫”开篇,表达了对自己技艺的不满,显示了他对艺术的敬畏与谦卑。接着,诗人又提到自己的理想——耕作与安宁,然而现实却是“半世空磨翰墨场”,这不仅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坚持,也流露出对生活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
“桐烬偶收非有意,璧瑕误指亦何伤”两句,虽然表面上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诗人意识到,尽管人生充满了偶然与缺憾,但这些都不应成为自我怀疑的理由,反而是人生的一部分。
最后,诗人提到“霜松不学閒桃李”,展现了他对自身道路的坚定选择。桃李象征轻松和成功,而霜松则代表坚韧和持久,诗人选择后者,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自谦、反思与坚定选择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在艺术追求与生活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刻鹄”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人选择不模仿的植物是?
“桐烬偶收非有意”这句的意思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流谦的《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更加注重对个人内心的反思与价值观的表达,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与乡愁的感慨。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