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时间: 2025-05-02 12:03:54

诗句

十分花事九分隳,开到木兰春已漓。

惟有松筠助山色,青青不改岁寒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54

原文展示:

十分花事九分隳,开到木兰春已漓。惟有松筠助山色,青青不改岁寒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花的盛开虽然占了十分的热闹,但春天的气息却已经消逝了九分。等到木兰花盛开的时候,春天的气息已然消散。只有那些松竹依然在山中,绿意盎然,不因岁月而改变。

注释:

  • 十分:十成,形容花事的繁盛。
  • 九分隳:九成都已经枯萎,形容春天的气息消逝得很快。
  • 木兰:指木兰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这里指流逝、消散。
  • 惟有:只有。
  • 松筠:指松树和竹子,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
  • 岁寒枝:指在寒冷的岁月中依然青翠的树枝,象征不屈的精神。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松筠”常常用于象征高洁的品格,松树和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君子之道,代表着坚韧和不屈。诗中通过对比春花的短暂与松竹的常青,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正是花事尽时,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借以抒发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消逝与常青的松竹之间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坚韧的精神。诗的开头以“十分花事九分隳”引入,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繁华与其迅速消逝的对比,令人感到惋惜。接着提到“木兰春已漓”,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展现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的后两句则以“惟有松筠助山色”转向,强调了松竹的生机与不变,象征着一种超越时光的坚韧与品格。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永恒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分花事九分隳:花事盛开,却是短暂的,强调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开到木兰春已漓:木兰花开放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流逝,突显时间的流逝。
  • 惟有松筠助山色:只有松竹依然保持青翠,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青青不改岁寒枝:松竹在岁寒中仍然保持绿意,象征不屈的品质。

修辞手法:

  • 对比:春花的盛开与松竹的常青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花事”比喻春天的美好生机,松竹则比喻坚韧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对春天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钦佩,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松竹:象征坚韧与不屈的品格。
  • 山色:代表自然的永恒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分花事九分隳”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繁华
    • B. 春天的无常
    • C. 夏天的到来
    • D. 花的种类
  2. 诗中提到的“松筠”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花
    • B. 坚韧与不屈
    • C. 春天的短暂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心境,但更侧重于宁静与远离尘嚣的情感,而卫宗武则通过对比春花与常青的松竹,表达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游仙,次韵四首 其三 秋思十首 其三 送蔡大往汝州寻弟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水调歌头(题子似真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塞上曲五首 其三 残菊 秋日薜荔园书怀 其四 山中 其二 夏夜杂兴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斧钺之人 曰字旁的字 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吉旦 黑字旁的字 班女 建之底的字 着书立说 腥德发闻 云开头的成语 渊蜎蠖伏 歇艎 丨字旁的字 名卿钜公 犹豫不决 无间可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