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3:03
咏阶前萱草诗
作者: 魏澹 〔隋代〕
绿草正含芳,靡映前堂。
带心花欲发,依笼叶已长。
云度时无影,风来乍有香。
横得忘忧号,余忧遂不忘。
这首诗描绘了阶前的萱草,春日的绿草正茂盛地生长,映衬着前堂的美丽。萱草的花蕾似乎在等待绽放,叶子也已长得十分茂盛。天空偶尔云层飘过,影子不见,而微风吹来时,芬芳扑鼻。虽然有了“忘忧”的美称,我的忧愁却依然无法忘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澹,生活在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以其简洁清新的诗风和自然题材的描写而闻名。这首诗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情感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清新的春日,诗人可能是在自家庭院中,看到萱草生长的情景,产生了对生命和忧愁的思考,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阶前萱草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便以“绿草正含芳”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地描绘出满眼的绿意,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接着,诗人提到“带心花欲发”,这不仅是对萱草花蕾的描写,也是对待人心中希望与理想的隐喻。
“云度时无影,风来乍有香”一句,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瞬息万变的感觉,恰如人生的无常与多变。诗人在享受自然美好时,心中却隐含忧虑,最后一句“余忧遂不忘”直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即使在美好的自然面前,仍无法摆脱内心的烦恼。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苦的交织,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虽有一时的愉悦,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诗人通过描绘萱草的生长,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烦恼交织,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承载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对人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忘忧草”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忧愁
C. 忘却烦恼
D. 生命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风的来临?
A. 绿草正含芳
B. 带心花欲发
C. 风来乍有香
D. 横得忘忧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魏澹的《咏阶前萱草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后者更侧重于人生的离别与感伤,前者则关注于内心的忧愁与自然的交融。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