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虎丘

《虎丘》

时间: 2025-04-26 14:53:09

诗句

维舟与客访兴亡,寺有残僧说故王。

宝物已销龙虎气,奎章犹射斗牛光。

为妖真女花藏墓,说法生公月满堂。

邂逅一樽归路远,樵歌牧笛送斜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9

原文展示:

维舟与客访兴亡,寺有残僧说故王。宝物已销龙虎气,奎章犹射斗牛光。为妖真女花藏墓,说法生公月满堂。邂逅一樽归路远,樵歌牧笛送斜阳。

白话文翻译:

我们乘船与客人一同探访历史的兴衰,寺庙中还有残存的僧人在讲述过去的君王。珍贵的宝物已失去昔日的威严,但留下的文字依然闪耀着光芒。传说中的妖女埋葬在花丛中,讲法的生公在月光下满堂听众。偶然间举杯共饮,归途遥远,樵夫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伴随着斜阳送我们回家。

注释:

  • 维舟:系船停泊。
  • 残僧:指寺庙中剩下的僧人。
  • 故王:过去的君王。
  • 宝物已销龙虎气:指昔日的宝物已失去其威严和力量。
  • 奎章:指古代的文字或文献。
  • 斗牛光:指星光,这里比喻文字的光辉。
  • 为妖真女:指传说中的妖女。
  • 花藏墓:指妖女的墓地被花丛所掩盖。
  • 说法生公:指讲法的僧人。
  • 月满堂:指月光照亮了讲法的场所。
  • 邂逅:偶然相遇。
  • 一樽:一杯酒。
  • 樵歌牧笛:指樵夫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
  • 送斜阳:伴随着夕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诗通过访问虎丘,反映了历史的兴衰和文化的传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访问虎丘时所作,通过对寺庙残僧的描述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王朝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虎丘的访问,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不朽。诗中“宝物已销龙虎气,奎章犹射斗牛光”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又强调了文化的持久影响力。诗人通过对妖女墓和生公讲法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神秘和文化的传承。最后,诗人以樵歌牧笛送斜阳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维舟与客访兴亡”,表达了诗人乘船与客人一同探访历史的兴衰。
  • 第二句“寺有残僧说故王”,描绘了寺庙中残存的僧人在讲述过去的君王,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第三句“宝物已销龙虎气”,指昔日的宝物已失去其威严和力量,象征着王朝的衰落。
  • 第四句“奎章犹射斗牛光”,强调了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即使物质消逝,文化依然闪耀。
  • 第五句“为妖真女花藏墓”,通过妖女墓的描写,增添了历史的神秘感。
  • 第六句“说法生公月满堂”,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即使在月光下,讲法的生公依然吸引众多听众。
  • 第七句“邂逅一樽归路远”,表达了诗人偶然举杯共饮的情景,归途遥远,增添了旅途的诗意。
  • 第八句“樵歌牧笛送斜阳”,以樵夫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伴随着斜阳,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奎章犹射斗牛光”中,将文字的光辉比喻为星光,形象生动。
  • 拟人:“宝物已销龙虎气”中,将宝物的威严拟人化为龙虎之气,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宝物已销龙虎气,奎章犹射斗牛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虎丘的访问,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强调了文化的持久影响力,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宝物: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威严。
  • 奎章: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持久影响力。
  • 妖女墓:增添了历史的神秘感。
  • 生公讲法:展现了文化的传承。
  • 樵歌牧笛: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物已销龙虎气”中的“龙虎气”指的是什么? A. 宝物的威严和力量 B. 龙和虎的形象 C. 宝物的外观 D. 宝物的价值 答案:A

  2. 诗中“奎章犹射斗牛光”中的“奎章”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文字或文献 B. 星光 C. 宝物 D. 妖女 答案:A

  3. 诗中“为妖真女花藏墓”中的“为妖真女”指的是什么? A. 传说中的妖女 B. 真实的女性 C. 花朵 D. 墓地 答案:A

  4. 诗中“说法生公月满堂”中的“生公”指的是什么? A. 讲法的僧人 B. 生病的公公 C. 生活的公共 D. 生动的公公 答案:A

  5. 诗中“樵歌牧笛送斜阳”中的“樵歌牧笛”指的是什么? A. 樵夫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 B. 樵夫和牧童 C. 樵夫的歌和牧童的笛 D. 樵夫和牧童的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登高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汪元量《虎丘》:两者都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杜甫《登高》与汪元量《虎丘》:两者都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有助于理解汪元量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故居荒落无人,予不能归,聊为赋此 瑞鹤仙·正秋高气肃 瑞鹤仙(七夕) 瑞鹤仙 慈仁寺松 瑞鹤仙·辛未人日邀诸子集正风堂 瑞鹤仙·朔朝逾六後 瑞鹤仙 己巳重九,和梦窗丙午重九之叶 瑞鹤仙 己未元日晚出,观城南高楼游人 瑞鹤仙 悼巴金 瑞鹤仙 其二 次韵答弟寿六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弃短就长 散发披襟 女店主 走火入魔 用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秞秞 鸳鸯债 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加膝坠渊 包含玮的词语有哪些 诵笃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兀字旁的字 做伴 青字旁的字 登庸纳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