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57
行路难三首 其一
作者: 王世贞〔明代〕
寒不入阿房中,春不出轮台东。
轮台岂无春,层冰砢焉能通。
策驽马,上剑阁,悬度絙索贯复穷。
发白帝,下峡江以风。
目不得瞬,飞不得同。
人生本末竟焉岐,积贱累荣各因之。
南山有鸟易凤皇,毛羽剥落便摧藏。
行路难,君自伤。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无法进入阿房宫,寒冷却笼罩在轮台东边。轮台虽有春意,却被厚厚的冰层封住。骑上驽马,登上剑阁,悬挂的绳索把我们带到极限。顺着江风从白帝城出发,目光难以集中,飞翔也无法相互伴随。人生的道路各有分岐,富贵与贫贱皆因个人的积累而异。南山的鸟容易成为凤凰,但毛羽脱落后便失去庇护。行路艰难,你自己也要感到悲伤。
作者介绍:
王世贞,明代诗人,字饮冰,号澄江,生于1517年,卒于1590年。他以诗、词、文、赋皆有造诣,尤其以诗作闻名,风格清新,常用典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行路难三首》是王世贞在经历人生波折后写下的,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个人的遭遇,表达对人生艰难的感悟。
这首诗以寒冷的场景引入,描绘了阿房宫的奢华与轮台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生的不同境遇。接着,诗人用“驽马”和“剑阁”象征行路的艰难,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压迫感。下文提到的白帝城与峡江,使用了地理上的高低起伏,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诗中“目不得瞬,飞不得同”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接下来的“人生本末竟焉岐”,则更为深刻地反映出人生的选择与偶然,强调了富贵与贫贱的因果关系。
最后的“南山有鸟易凤皇”将希望与失落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展现了王世贞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既有哲理的深邃,又富有情感的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艰难的感悟,强调了个人努力与境遇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无常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交织,令读者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房宫象征什么?
“轮台岂无春”中的“春”指代什么?
诗中“目不得瞬”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行路难》与李白的《行路难》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无奈,但王世贞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多用豪放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