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偶书

《偶书》

时间: 2025-04-30 18:14:12

诗句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

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4:12

原文展示: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白话文翻译:

穰侯年老,长年把持着关中的事务,常常担心其他诸侯的公子会来探访。我也已是暮年,专心在这片山壑,每当听到车马声就感到惊恐和猜疑。

注释:

  • 穰侯:古代的一个封号,代表在关中地区有权势的封建领主。
  • 关中: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现今主要指陕西一带。
  • 诸侯:指各地的统治者,封建王国的领主。
  • 客子:即客人,指外来的诸侯之子。
  • 一壑:指一片山谷或沟壑,表达诗人所处的环境。
  • 车马:指代来访的人,通常是骑马或乘车而来的人。

典故解析:

“穰侯”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封建领主,关中地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常常吸引各路诸侯的关注。诗中提到的“诸侯客子”,暗示了封建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提倡政治改革,主张富国强兵。他的诗词以清新、明快著称,常反映其个人生活和社会时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权力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随着年纪增长,他对外界的警惕性增加,表现出一种对时局和人情的敏感和焦虑。

诗歌鉴赏:

《偶书》是一首抒发个人感受的诗,王安石在诗中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回顾,展现了自己对权力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开头提到“穰侯老擅关中事”,瞬间引入了历史背景,暗示着权力的中心和外部威胁。而“长恐诸侯客子来”则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他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接下来的“我亦暮年专一壑”,表达了诗人已年迈,选择隐居的决心,但每当“车马”声响起,他的内心又充满猜忌与恐惧,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沉思。

整首诗不仅仅描绘了一位老人的心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权力的斗争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王安石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穰侯老擅关中事:点出穰侯的权势,暗示他对关中地区的把控。
  2. 长恐诸侯客子来:表达对外来权力的担忧。
  3. 我亦暮年专一壑:表露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每逢车马便惊猜:内心的不安与警惕,体现了对外界的敏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诗意。
  • 比喻:用“车马”比喻外部的威胁,形象生动。
  • 反复:通过反复的“长恐”和“便惊”,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焦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深刻洞察与个人的无奈,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穰侯:象征权力与控制。
  • 关中:代表历史与权力的中心。
  • 车马:象征外部的威胁与扰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穰侯”是指什么?

    • A. 一位权臣
    • B. 一位封建领主
    • C. 一位农民
    • D. 一位商人
  2. 诗人对“车马”的反应是什么?

    • A. 愉快
    • B. 不安
    • C. 冷漠
    • D. 兴奋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自然
    • B. 权力与人际关系
    • C. 爱情
    •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安石的《偶书》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但视角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九疑 过九疑 资深堂 望江南 送白翁大司农先生荣归 洪都四景 其三 东湖夜月 洪都四景 其二 西山暮雨 洪都四景 其一 南浦朝云 题陈御史苍厓舞凤竹乃仲昭笔也 题松赠溤公子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谬耄 虫字旁的字 孤军独战 木结尾的成语 塞满 淡而不厌 釒字旁的字 忧辱 平风静浪 包含蛇的成语 包含烃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缺心眼儿 后台 剥极必复 龜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心浮气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