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宁夹口二首 其一

《江宁夹口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7:50:20

诗句

钟山咫尺被云埋,何况南楼与北斋。

昨夜月明江上梦,逆随潮水到秦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20

原文展示

江宁夹口二首 其一
王安石

钟山咫尺被云埋,
何况南楼与北斋。
昨夜月明江上梦,
逆随潮水到秦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被云雾笼罩的景象,离得如此之近却看不清楚,更何况南楼和北斋的景色呢?昨夜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在江上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我随着潮水逆流而上,来到了秦淮河。

注释

  • 钟山:位于南京,因其形状似钟而得名,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南楼与北斋:指的是江宁一带的南楼和北边的房屋。
  • 逆随潮水:意思是逆着潮水的方向而行。
  • 秦淮:指秦淮河,流经南京,是历史文化名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学成就享誉后世,倡导理学,擅长诗词、散文和赋。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任职江宁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人生梦境的思考。江宁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二首 其一》以精练的语言描绘了钟山的云雾景象与江上的梦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与人生态度的独特感受。开头一句“钟山咫尺被云埋”直接引入了景物描写,钟山的近在咫尺却被云雾遮蔽,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不可捉摸。接下来的“何况南楼与北斋”,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模糊感,暗示了人们对周遭事物的认知局限。

诗的后两句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昨夜月明江上梦”将梦境与现实结合,明亮的月光照在江面上,仿佛为诗人的梦境增添了几分清晰与真实感。而“逆随潮水到秦淮”,则是梦境的延伸,逆流而上,象征着对过去的追溯与思索,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以及个人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独到见解,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钟山咫尺被云埋:钟山就在眼前,却被云雾遮掩,传达出一种模糊和无奈的感觉。
    • 何况南楼与北斋:南楼和北斋更是被云雾所掩盖,进一步强调了景物的不清晰。
    • 昨夜月明江上梦:昨夜的明月照耀着江面,梦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真实。
    • 逆随潮水到秦淮:顺着潮水逆行,象征着追溯与探索,暗示着对历史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楼与北斋”,通过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钟山被云埋,暗喻人生的迷茫与不确定。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梦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钟山:象征着高远与希望,但因云雾遮掩而显得遥不可及。
  • 月光:象征着明亮与清晰,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江水:象征着时间与历史的流动,梦境中的潮水则暗示着对过去的追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钟山咫尺被云埋”中的“咫尺”是什么意思? A. 远处
    B. 近在咫尺
    C. 难以到达
    D. 模糊不清

  2. 诗中提到的“秦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杭州

  3.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探讨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迷茫与追溯
    C. 爱情的甜蜜
    D. 政治的动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富有梦幻色彩。
  • 苏轼的《赤壁赋》:探讨了历史与人生的哲理,意境深远。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二首 其一》都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但前者更侧重于壮阔的场景,后者则着重于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的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相关文献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 遇史克敬询故园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盘石 青田岩 盘石 礲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寒窭 别有洞天 高自标树 乱党 特知 工字旁的字 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辨断 新翠 二罪俱罚 包含折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哼哈二将 入字旁的字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