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3:30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佚名 〔宋代〕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独自倚靠在窗前的人的情景,眼前是无尽的江水和黄昏的天空。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心中思念着远方的家—在吴地和楚地的交界处。几瓣落花纷乱地飘零,惊起了在沙滩上觅食的鹿和鸥。此时,正当她想要写下几句诗时,却被苍茫的烟雾吞没了。
这首词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蓬勃发展。
本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宋代的繁荣与动荡,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个人原因而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愈发浓厚。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是一首抒情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孤独者的内心世界。词的开头“帘卷曲阑独倚”,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氛围,帘子的卷起似乎预示着一种心情的敞开和向外的渴望。接下来的“江展暮天无际”,描绘了一幅宽广的自然景象,但这份广阔却无形中加重了孤独感。
“泪眼不曾晴”一句,传达出深刻的思乡之情,眼中的泪水与思念的无奈交织,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家在吴头楚尾”,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遥远的家乡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不舍。
“数点落红乱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沉重,落花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是逝去的时光与人事的隐喻。“扑鹿沙鸥惊起”描绘了一种动感,似乎是在反映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最后一句“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则表现出创作的难以实现与情感的淹没,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在此得到了升华。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展现了词人对孤独、思乡及创作的深刻思考。
全诗围绕孤独与思乡之情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创作中面临的无奈与挣扎。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流露,让读者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思念。
这些意象在词中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时代的背景。
诗中“泪眼不曾晴”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家在吴头楚尾”中的“吴头楚尾”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写作时遇到什么问题?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