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时间: 2025-04-27 11:13:30

诗句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3:30

原文展示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佚名 〔宋代〕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独自倚靠在窗前的人的情景,眼前是无尽的江水和黄昏的天空。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心中思念着远方的家—在吴地和楚地的交界处。几瓣落花纷乱地飘零,惊起了在沙滩上觅食的鹿和鸥。此时,正当她想要写下几句诗时,却被苍茫的烟雾吞没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卷:帘子被卷起。
  • 曲阑:弯曲的栏杆。
  • 泪眼:眼中含泪。
  • 吴头楚尾:指的是吴地与楚地,表示家乡的遥远。
  • 落红:指凋零的花瓣。
  • 扑鹿沙鸥:扑起的鹿和沙滩上的鸥鸟,描绘自然景象。
  • 苍烟丛里:指远处的烟雾,模糊了视线。

典故解析

  • 吴头楚尾:吴和楚是中国古代的两个地域,常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 落红:常用来表现惆怅与离愁,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这首词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蓬勃发展。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宋代的繁荣与动荡,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个人原因而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愈发浓厚。


诗歌鉴赏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是一首抒情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孤独者的内心世界。词的开头“帘卷曲阑独倚”,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氛围,帘子的卷起似乎预示着一种心情的敞开和向外的渴望。接下来的“江展暮天无际”,描绘了一幅宽广的自然景象,但这份广阔却无形中加重了孤独感。

“泪眼不曾晴”一句,传达出深刻的思乡之情,眼中的泪水与思念的无奈交织,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家在吴头楚尾”,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遥远的家乡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不舍。

“数点落红乱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沉重,落花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是逝去的时光与人事的隐喻。“扑鹿沙鸥惊起”描绘了一种动感,似乎是在反映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最后一句“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则表现出创作的难以实现与情感的淹没,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在此得到了升华。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展现了词人对孤独、思乡及创作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卷曲阑独倚:词人独自倚靠在窗前,心情沉重。
  • 江展暮天无际:江水延展至无边的黄昏,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泪眼不曾晴:眼中泪水未曾干涸,表现出思念的深切。
  • 家在吴头楚尾:远方的家乡在吴与楚的交界,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 数点落红乱委:几瓣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无尽的惆怅。
  • 扑鹿沙鸥惊起:自然景象中,鹿和鸥因惊扰而起,增加了动感。
  •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想写下的诗句却被苍烟吞没,表达创作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思念的泪水,深化情感。
  • 拟人:沙鸥“惊起”,生动刻画自然的动感。
  • 对仗:如“吴头楚尾”,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与思乡之情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创作中面临的无奈与挣扎。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流露,让读者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隔绝与独立。
  • :代表流动与时间的延续。
  • 落红:暗示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逝去。
  • 苍烟:象征模糊与不可捉摸的情感。

这些意象在词中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时代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眼不曾晴”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乡之情
    • C. 对未来的希望
  2. “家在吴头楚尾”中的“吴头楚尾”指的是什么?

    • A. 两个地名
    • B. 两个国家
    • C. 两个历史人物
  3. 诗人在写作时遇到什么问题?

    • A. 没有灵感
    • B. 被苍烟所遮挡
    • C. 没有时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乡情怀与孤独感。
  • 苏轼《水调歌头》:在孤独思乡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李白的直接与清晰,词则更为细腻与情感丰富。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七 鹤林寺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三和寄潘歙州 孔子庙震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问答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见 前日 送刘比部 宣城马御史酒阑一夕而西因以寄之御史尝留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曝腮龙门 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宨舲艇 覃霈 威凤一羽 口字旁的字 金声掷地 杜口无言 赉赠 隐鳞藏彩 笔结尾的成语 低唱浅斟 龠字旁的字 黑管 包含幅的词语有哪些 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