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0:23
清平乐(赋木犀词)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
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
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
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在明亮的秋月下,清晨的景色真好。
那翠绿的叶子密密匝匝,像是团团盖住了一片小天地。
即便剪下些许黄金般的小花,也被叶子遮掩了。
折来这几枝花,不要像往年那样多。
这小窗能透出高低之美,
只要三两枝花,就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军事家。辛弃疾一生经历了许多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词风豪放雄壮,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清平乐》创作于辛弃疾的一生中,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局势。诗中的木犀花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静谧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了秋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首词以明亮的月光和清晨的秋景开篇,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翠绿的叶子和金色的花朵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词中提到“碎剪黄金”,生动地描绘了木犀的花朵,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柔美。诗人对花的折取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强调只需“几枝”,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悟。香气的散发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正如生活中的幸福感,往往源自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繁华背后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清平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词,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描写木犀花的美丽与香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腻之美的追求和对简单幸福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感悟。
《清平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翠盖”指的是什么?
A. 云
B. 叶子
C. 花瓣
D. 草地
诗人希望折取多少枝木犀花?
A. 一枝
B. 三两枝
C. 五枝
D. 十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