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菊

《菊》

时间: 2025-05-03 23:46:55

诗句

造化功夫异异端,自缘开晚少人看。

若教总似陶潜眼,肯向芳春赏牡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6:55

原文展示

造化功夫异异端,自缘开晚少人看。
若教总似陶潜眼,肯向芳春赏牡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自然造化的奇妙,菊花的开花时间晚于其他花卉,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如果人们都能像陶渊明那样欣赏菊花,那他们就会在春天里更愿意去欣赏牡丹了。

注释

  • 造化:指自然的创造力和造物的神奇。
  • 功夫:这里指自然的造化所付出的努力。
  • 异异端:形容自然造化的奇特和不同寻常。
  •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和爱好自然著称,尤其喜欢菊花。
  • 芳春:春天的花香四溢之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在宋代,诗人们普遍重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此诗写于秋冬之际,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以菊花为题,表达了对清冷高洁的菊花的赞美,同时也对世人欣赏美的态度提出了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菊》通过菊花的独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用“造化功夫异异端”形象地强调了自然造物的奇妙,菊花虽开得晚,却有其独特的美。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许多人往往只追求表面的繁华,忽视了菊花的内在美。诗人提到陶渊明,正是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菊花的欣赏,反映出一种对平凡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一句“肯向芳春赏牡丹”,则揭示了人们对美的选择,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反思,构成了诗歌独特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造化功夫异异端:自然的造化与创造力是如此不同寻常,展现了菊花独特的特质。
  2. 自缘开晚少人看:菊花开得较晚,因而少有人关注,表现出一种被忽视的美。
  3. 若教总似陶潜眼:假如人们都能像陶渊明那样欣赏菊花。
  4. 肯向芳春赏牡丹:愿意在春天去看看牡丹,隐喻人们对世俗之美的偏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与陶渊明的眼光进行对比,突显其独特的审美。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独特描写,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人们审美观之间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真实的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
  • 陶渊明:象征隐逸与自然,代表对自然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2. 填空题:诗中描述菊花开得较晚的原因是因为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C
  2. 少人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超脱。
  • 王冕《墨梅》:通过梅花表现坚韧不拔的品质,与菊花的主题相通。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豪放与洒脱,与韩丕的内敛与清雅形成鲜明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写自然,但注重现实关怀,与韩丕的哲理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 《陶渊明与菊花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赵当可 画堂春 春思 无题 次韵次尹俊卿梅花绝句 其五 江梅 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次韵晁子与 以朝鸡送樊氏兄弟效鲁直体作两绝 渔家傲(次韵赠戴时行) 次韵韶美义夫两家举孙 题游昭画牛四图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寻蹑 月嫂 首字旁的字 慢藏诲盗 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绳捆索绑 奇请比它 末胄 风字旁的字 喷血自污 提手旁的字 仁厚 山字旁的字 包含辛的词语有哪些 髹采 同舟遇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