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报先生壁

《书报先生壁》

时间: 2025-07-27 20:43:45

诗句

一盏清灯到夜深,掩书趺坐学禅心。

山猿白日无踪迹,夜夜来啼松树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3:45

原文展示:

一盏清灯到夜深,
掩书趺坐学禅心。
山猿白日无踪迹,
夜夜来啼松树林。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桌上只亮着一盏清灯,我合上书本,端坐在那儿,静心学习禅理。山中的猿猴在白天没有踪影,只有在夜晚时,它们才在松树林中啼叫。

注释:

  • :量词,这里指灯。
  • :合上、关闭。
  • 趺坐:盘腿坐下,形容一种静坐的姿势。
  • 学禅心:学习禅理,养成一种心态。
  • 山猿:指生活在山中的猿猴。
  • 白日:白天,阳光明媚之时。
  • 踪迹:踪影、形迹。
  • 夜夜:每晚、每个夜晚。
  • :叫,鸣叫。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夜晚读书和猿猴啼鸣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意象在当时的文人中颇为常见,代表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自逊,字子逊,号惬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时期。诗人可能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深夜读书时,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书报先生壁》是宋自逊通过对夜晚阅读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对禅理的探求。诗的开头“一盏清灯到夜深”,营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给人以孤独却充实的感觉。合上书本后,诗人处于一种沉思的状态,这与“学禅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提到的“山猿白日无踪迹”,则暗示了自然的神秘与人类的渺小。白天猿猴不见踪影,夜晚却在松树林中啼叫,似乎与诗人形成一种对比,突显出夜晚的宁静与动静相宜。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喧嚣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盏清灯到夜深:描述夜深人静时,只剩下一盏清灯,暗示孤独与专注。
  • 掩书趺坐学禅心:合上书本,端坐思考,体现出对禅理的追求和对内心的反思。
  • 山猿白日无踪迹:白天的山猿不见,暗示自然的隐秘与宁静。
  • 夜夜来啼松树林:夜晚才听到猿猴的啼叫,形成夜与日的对比,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日”与“夜夜”,形成了时间的对比。
  • 拟人:山猿的啼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意象:灯光、书本、猿猴等意象结合,构成了夜晚学习的场景。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和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禅理的探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清灯:象征着知识的追求和智慧的光芒。
  • 书本:代表了学问与修养。
  • 山猿:象征自然的神秘与生命的活力。
  • 松树林:代表了宁静的环境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灯”象征什么? A. 知识的追求
    B. 喧闹的生活
    C. 迷失的心灵

  2. 诗人是在哪个时间段学习的? A. 白天
    B. 黄昏
    C. 夜深

  3. “山猿白日无踪迹”意在表达什么? A. 白天的热闹
    B. 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的向往。王维的诗歌更注重景色描绘,而宋自逊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与修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与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 宿天台桐柏观 入峡寄弟 江上别流人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赠王九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早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桃羞杏让 监子 逶媠 靣字旁的字 包含母的成语 咫尺颜 音吐明畅 赤字旁的字 让权 分级救治 尣字旁的字 包含刺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欺天罔人 遍体鳞伤 鼎字旁的字 倚仗 缝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