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时间: 2025-05-07 22:26:42

诗句

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

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

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

叶动罗帷飏,花映绣裳鲜。

规空升暗魄,笼野散轻烟。

鹊度林光起,凫没水文圆。

无机络秋纬,如管奏寒蝉。

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42

原文展示: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作者: 许敬宗 〔唐代〕

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
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
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
叶动罗帷飏,花映绣裳鲜。
规空升暗魄,笼野散轻烟。
鹊度林光起,凫没水文圆。
无机络秋纬,如管奏寒蝉。
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露水如珠子般交织在网中,金色的秋风轻轻吹拂着华丽的衣裳。昆明的秋景显得淡雅,岐山的山岫如落霞般绚烂。燕子告别,飞向寒冷的大海,鸿雁从遥远的天空归来。树叶在帷帐间轻轻摇动,花朵在绣衣上绽放得鲜艳。空中升起暗淡的魂魄,野外弥漫着轻烟。喜鹊在林间飞跃,鸭子在水中消失,水面如同圆文一般。秋天的无情,如同管弦乐奏响寒蝉的悲鸣。那份眷恋之情何其深厚,君主的胸怀早已如同帷幕一般。

注释:

  • 玉露:秋天的露水,清晨时分形成的露珠。
  • 交珠网:形容露水如珠子般交织在一起,像网一样。
  • 金风:秋风,形容金色的季节。
  • 绮钱:华丽的衣物,指代美丽的景象。
  • 昆明:指代昆明湖,寓意秋天的美景。
  • 岐岫:岐山的山岫,形容山的轮廓如落霞般美丽。
  • 辞燕:燕子离去,象征秋天的到来。
  • 规空:指代天空的变化,暗示幽暗的秋季气氛。
  • 宸襟:君主内心的情感与胸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敬宗,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知名。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面临自然景色转变之际,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留恋,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深刻感悟。开篇以“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引入,展现了秋露的晶莹剔透和秋风的轻柔,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描绘了昆明湖边的秋色,淡雅而深邃,似乎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来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流逝,这一对比加深了对季节转变的感悟。诗中“鹊度林光起,凫没水文圆”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生机与和谐,表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最终,诗句“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深情的眷恋与思考,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摹与丰富的情感交织,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让读者不仅看到自然的景色,更能感受到那份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露交珠网:描绘了秋晨露珠的晶莹剔透,展现了秋天的清新。
  2. 金风度绮钱:金色的秋风轻拂,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又华丽的氛围。
  3. 昆明秋景淡:昆明的秋景显得宁静、淡雅。
  4. 岐岫落霞然:岐山的景色如同落霞般绚丽,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5. 辞燕归寒海:燕子离去,象征着秋季的来临和自然的变化。
  6. 来鸿出远天:鸿雁远飞,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
  7. 叶动罗帷飏:树叶在微风中摇曳,营造出轻柔的氛围。
  8. 花映绣裳鲜:花朵的鲜艳与华丽的衣裳相映成趣。
  9. 规空升暗魄:天空的变化暗示着秋天的阴郁情绪。
  10. 笼野散轻烟:野外的轻烟弥漫,使人感到宁静而略带忧愁。
  11. 鹊度林光起:喜鹊在林中飞起,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12. 凫没水文圆:水面如圆文般宁静,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13. 无机络秋纬:秋天的无情如同编织的纬线,让人感到孤独。
  14. 如管奏寒蝉:如同乐器奏响的寒蝉,暗示着秋天的悲凉。
  15. 乃眷情何极: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眷恋。
  16. 宸襟豫有旃:君主的胸怀与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露交珠网”将露水比作珍珠,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树叶的“动”,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厚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露:寓意清新、纯洁。
  • 金风:象征秋天的温暖、丰收。
  • 昆明: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 鸿雁:象征远方的思念与归属感。
  • 寒蝉:传达秋天的孤寂和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露交珠网”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秋天的寒冷
    • B. 秋天的清新
    • C. 秋天的丰收
  2. “辞燕归寒海”中的“燕”指代什么?

    • A. 雀鸟
    • B. 燕子
    • C. 鸿雁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比喻

答案:

  1. B
  2. B
  3. A,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故乡的思念,但更加直接和简练。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情感基调与许敬宗的秋日诗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晓望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宴张别驾新斋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彭蠡湖中望庐山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一题作永嘉浦逢张子容客卿)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秋登张明府海亭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奋翅鼓翼 顿脚捶胸 极深研幾 兀字旁的字 歉收 夫妇反目 赤字旁的字 柔开头的成语 商星 审思明辨 该页无法显示 清仓 喜鹊 水字旁的字 包含铎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