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4:24
梁州令·莫唱阳关曲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
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消魂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不要再唱那阳关的曲子了,泪水湿透了当年的金缕衣。
离别的歌自古以来最让人伤感,听到这歌更是在伤感之中。
南楼上的杨柳充满了情意,无法停留行人的脚步。
而人情却像那飞舞的絮状,悠扬着随春风飘散而去。
“阳关曲”出自古代诗词中常用的送别曲调,反映了古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金缕衣则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与珍惜的事物,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飞絮的意象则引申出人情的易逝,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晏几道是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晏几道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暖的感叹。
《梁州令·莫唱阳关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词。开篇以“莫唱阳关曲”直接点明了主题,语气恳切而又悲伤,仿佛在恳求他人不要再提起那些让人痛苦的往事。接下来,诗人用“泪湿当年金缕”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伤感,金缕衣的象征意义加深了这一情感的厚度。
“离歌自古最消魂”一句,强调了离别歌的普遍悲伤,诗人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的情感,更是在触及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南楼杨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柔情的氛围,但同时也反映出行人不得不离去的无奈。最后一句“人情却似飞絮”,将人世间的情感比作随风飘散的飞絮,寓意着人情的无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伤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美好的留恋。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更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离别与思念
C. 友情与欢乐
D. 家国情怀
填空:诗中提到“泪湿当年__”,这个意象象征了对过去的怀念。
判断题:诗中“人情却似飞絮”表达的是人情的稳定性。(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各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与欣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