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5
《偈》
作者:司空图 〔唐代〕
人若憎时我亦憎,
逃名最要是无能。
后生乞汝残风月,
自作深林不语僧。
如果别人厌恶名利,我也会厌恶;
逃避名声最重要的是没有才能。
后辈向你乞求残存的风月,
你自己在深林中做一个默默无言的和尚。
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孤云,晚号谦斋,世称“司空子”。他的诗歌语言典雅,意象丰富,是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
《偈》创作于唐代,正值封建社会盛行名利观念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恶,体现了隐逸的生活理想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偈》以平实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人若憎时我亦憎”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反感,这种共鸣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真切。第二句“逃名最要是无能”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逃避名声并不是简单的消极,而是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强调了内在的能力和修养的重要性。
后两句“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则是对后辈的寄语,诗人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残存的风月,保持内心的宁静,像隐居的僧人那样,心无杂念,追求内心的安宁。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名利的反思与拒绝,表现出诗人对传统隐士精神的认同和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内容上深邃而富有哲理,既有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有对社会的批判,彰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反思名利的价值,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偈》中的“憎”字表示什么?
A. 喜欢
B. 厌恶
C. 崇拜
D. 无所谓
“逃名最要是无能”中的“无能”指的是什么?
A. 有才华
B. 没有能力
C. 不愿意
D. 自我修养
在这首诗中,后生向前辈乞求的是什么?
A. 名声
B. 财富
C. 残风月
D. 权力
答案: 1.B 2.B 3.C
王维《山居秋暝》与《偈》都表达了隐逸与自然的主题,王维更注重山水的意境,而司空图则强调对名利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