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寺阁

《寺阁》

时间: 2025-05-07 22:39:36

诗句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

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6

原文展示: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白话文翻译:

往年登高时,尽管风吹得很猛,却没有感受到什么伤感的情绪。如今再来照镜子,心中却有了几分喜悦,经历过风霜之后,白发又多了几根。

注释:

  • 昔岁:指过去的年份。
  • 登临:登高、游览。
  • 衰飒:形容风势猛烈,也有时间流逝的感觉。
  • 何事:何种事情。
  • 爱伤情:对感情的思念和伤感。
  • 揽镜:照镜子。
  • 翻堪喜:再仔细看看,心中感到喜悦。
  • 乱后霜须:经历风霜后,白发增多。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提到的“登临”与“镜子”可以引申为古人常用以表达时间流逝和自我反思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4年-902年),唐代诗人、文学家,以诗、文、书法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回望往年,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昔岁”的回忆开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过去登高时的情景,虽有风吹的凛冽,却未曾感到心中的悲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再次面对镜子,内心却涌起几分欣喜,或许是对生活的接受,对岁月的理解。最后一句“乱后霜须长几茎”则巧妙地将衰老和经历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从容。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敏锐感悟,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在的珍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岁登临未衰飒:回忆过去的登高经历,尽管风吹得很猛,但心境未曾衰退。
  2. 不知何事爱伤情:对于当时的情感却没有特别的感受,不知为何没有伤感。
  3. 今来揽镜翻堪喜:如今再来照镜,心中却感到喜悦,可能是对生活的理解。
  4. 乱后霜须长几茎:经历风霜之后,白发增加,象征岁月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有明显的对称和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霜须”隐喻衰老和经历,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经历的接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登高:象征追求和向上的欲望。
  • 镜子:代表自我反思与内心的审视。
  • 霜须:象征岁月的痕迹与衰老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岁”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未来
    B. 过去
    C. 现在

  2. “揽镜翻堪喜”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伤
    B. 喜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过去
  2.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司空图的《寺阁》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情感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奔放的情绪。两者的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观海 诉衷情二首 其一 题菱湖泣舟图,为董蜕盦 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 诉衷情近 诉衷情 诉衷情 桂林徐伯川屡约不至有词见寄作此答之 诉衷情 诉衷情 寄苍虬侍郎 诉衷情 秋望 诉衷情·太虚寥廓杳无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为法自弊 铭功 長字旁的字 愁眉苦目 建之底的字 包含备的词语有哪些 青箓 首字旁的字 威信 纲常扫地 漆女忧鲁 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磨礲砥砺 包含嗟的成语 一口吃个胖子 权命 君开头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