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6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往年登高时,尽管风吹得很猛,却没有感受到什么伤感的情绪。如今再来照镜子,心中却有了几分喜悦,经历过风霜之后,白发又多了几根。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提到的“登临”与“镜子”可以引申为古人常用以表达时间流逝和自我反思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联系。
司空图(约834年-902年),唐代诗人、文学家,以诗、文、书法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回望往年,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自我反思。
这首诗以“昔岁”的回忆开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过去登高时的情景,虽有风吹的凛冽,却未曾感到心中的悲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再次面对镜子,内心却涌起几分欣喜,或许是对生活的接受,对岁月的理解。最后一句“乱后霜须长几茎”则巧妙地将衰老和经历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从容。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敏锐感悟,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在的珍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经历的接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淡然态度。
诗中“昔岁”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未来
B. 过去
C. 现在
“揽镜翻堪喜”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伤
B. 喜悦
C. 无所谓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司空图的《寺阁》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情感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奔放的情绪。两者的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