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3:08
秋光好,无奈锦帐香销,绣帏寒早。钩帘人立西风,送书过雁,依然又到。故乡杳,空把泪随江水,梦萦池草。何时赋得归来,倚松对柳,开尊醉倒。衰鬓不堪临镜,镜中愁见,蓬飞丝绕。门外远山青青,长带斜照。石泉涧月,辜负夜猿啸。伤心处,枫凋露渚,荷枯烟沼,燕去玄蝉老。满天细雨鸣羁鸟,花蔓当檐袅。庭院静,遥闻清砧声捣。拥衾背壁,一灯红小。
秋天的光景真好,只是锦帐内的香气已然散去,绣帏变得寒冷得早。钩着帘子的人伫立在西风中,寄信的鸿雁又一次飞来了。故乡已是渺茫,只能把泪水随江水流去,梦中时常萦绕着池边的草。什么时候才能写首诗归来,倚着松树对着柳树,畅饮至醉?衰老的鬓发不堪在镜前照见,镜中愁苦的样子,仿佛蓬乱的白发缠绕。门外远山依旧青翠,阳光斜照着长长的山带。石泉的水在月光下流淌,辜负了夜里猿猴的啸叫。伤心的地方,枫树凋零露水泛起,荷花枯萎烟雾弥漫,燕子已去,蝉声也因衰老而沉重。满天细雨中,羁鸟鸣叫,花枝摇曳在檐下。庭院寂静,远处隐约传来清砧声的敲打。裹着被子背靠着墙壁,一盏小红灯依然亮着。
刘基,字德明,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生活在元朝末年,经历了元朝的衰落和明朝的建立。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唐诗影响,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瑞龙吟》创作于刘基流亡期间,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复杂情感。
《瑞龙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季的美丽与凄凉。诗中的意象层次分明,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如“远山青青”、“石泉涧月”,也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如“空把泪随江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叹。
诗开头的“秋光好”引入了一个美丽的秋天,但随之而来的“无奈”二字却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常的哀伤。对比之下,锦帐和绣帏的香气与寒冷体现出了生活的变迁。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何时赋得归来,倚松对柳,开尊醉倒”,这句流露出对归乡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几句则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情境,细雨、羁鸟、清砧声交织成一幅朦胧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整首诗浑然天成,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瑞龙吟》的作者是谁?
诗中“何时赋得归来”的意思是什么?
“羁鸟鸣”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