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6:20
跃鱼甚微细,解转秋江漪。
一静未满刻,一动辄移时。
岂由鱼乐乎,或是水性之。
商量未渠稳,风急芦花低。
跳跃的鱼非常细小,轻轻地划过秋江的涟漪。
静止的时候还未满刻,动起来便随时改变方向。
这难道是鱼在快乐吗,或许是水的本性使然。
商量着它们是否能安稳,风急促地吹动着芦苇低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使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生命状态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作者介绍:
罗椅,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万物凋零之时,诗人通过对秋江中鱼的观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哲理的深邃。
这首诗以“跃鱼”的细腻描写开篇,诗人通过对鱼在秋江中游动的观察,展现出一种柔和而又敏感的自然情境。诗中“跃鱼甚微细”不仅描绘了鱼的形态,更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随着时光的流逝,秋天的河流给人以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解转秋江漪”来表现这种流动的美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时间的细致刻画,反映出生命的瞬息万变。“一静未满刻,一动辄移时”显示出生命的静止与动荡之间的对比,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出了更深的思考,诗人质疑鱼的快乐与否,并将其归结于水的本性,表现了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与探索。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法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界的敏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理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跃鱼”象征什么?
A. 快乐
B. 脆弱的生命
C. 安逸
“风急芦花低”中的“芦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自然的柔弱
C. 秋天的美丽
诗人对鱼的态度是?
A. 快乐无忧
B. 质疑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罗椅的《秋日杂兴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内心的情感。罗椅更关注生与死的哲理,王维则在秋天的山居中表达了隐逸之乐,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