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0:49
气压伊吾一剑鸣,风生铜柱百蛮惊。
君家自有堂堂阵,我欲周旋恐曳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强大的敌人时的感慨。第一句“气压伊吾一剑鸣”可以理解为剑在伊吾(古代西域地区)一声鸣响,气氛中充满了压迫感;“风生铜柱百蛮惊”则描绘了大风吹动铜柱,令百蛮(指西北民族)都为之惊惧。接下来的两句则体现了对君家(可能指某位统治者)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参与战斗的心情,但又担心自己无力应对。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少白,宋代著名诗人、词人。范成大在文学上成就显著,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乡土生活。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紧张时期。诗人借助对剑鸣与风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局势的关注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战斗的恐惧与无奈。
《和马少伊韵》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首句“气压伊吾一剑鸣”通过将剑鸣与压迫感结合,引入了战争紧张的气氛,仿佛能感受到剑光闪烁,敌对情绪弥漫在空气中。这种对战争的描绘,极具画面感,瞬间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历史场景中。
接着“风生铜柱百蛮惊”则在视觉与听觉上进一步增强了战斗的氛围。铜柱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即将来临的战争而震颤,百蛮的惊惧则突显了敌人的强大与威胁。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还隐喻了人心惶惶的状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君家的尊重和对战斗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诗人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既有英雄的豪情壮志,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有力,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态度,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生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外敌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与愿望参与战斗的豪情壮志,也有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与恐惧,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冲突与苦痛。
诗中提到的“伊吾”是指哪个地方?
A. 中原
B. 西域
C. 南方
“我欲周旋恐曳兵”中的“曳兵”是什么意思?
A. 拖拉兵器
B. 拿起武器
C. 进行战斗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英勇与豪情
B. 恐惧与无奈
C. 忧国忧民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范成大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对战斗的复杂心理,李白则更多体现了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