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 其二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 其二》

时间: 2025-05-12 07:38:23

诗句

枕前百念忽纷然,旧学新闻总现前。

现到天明无可现,依前还我日高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23

原文展示:

枕前百念忽纷然,
旧学新闻总现前。
现到天明无可现,
依前还我日高眠。

白话文翻译:

在枕边,百般思绪突然涌上心头,
往日的学问和新知都纷纷浮现。
等到天明,什么都无法再现,
还是让我继续高高地睡着。

注释:

  • 枕前:枕头前,指睡觉的地方。
  • 百念:形容思绪繁多,想法纷繁。
  • 旧学新闻:指以前学过的知识与新获得的见解。
  • :此处意为“出现”或“显现”。
  • 天明:指天亮。
  • 可现:能够显现的意思。
  • 依前:依旧,如前一样。
  • 日高眠:形容睡得很沉,太阳已经升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介甫,号梅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以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或许在一次午睡中感受到思绪的纷乱,因而作此诗。表现了诗人在睡眠与思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思绪的感慨与对宁静睡眠的渴望。开头“枕前百念忽纷然”,描绘了一个人在睡前思绪万千的场景,显示了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这里的“百念”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旧学新闻总现前”,说明了诗人在思考中,旧有的学识与新的见解交织在一起,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与碰撞,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的复杂心理。

然而,随着“现到天明无可现”,诗人意识到即使思考再多,真正能带走的却是无数个空想,无法得到实际的结果。最后一句“依前还我日高眠”,则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渴望在现实的纷扰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整首诗结构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学问的追求,也有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充分体现了范成大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枕前百念忽纷然:在枕头前,百种思绪突然涌现。
  2. 旧学新闻总现前:旧有的学问与新的见解都浮现出来。
  3. 现到天明无可现:等到天亮,这些思绪却无法继续存在。
  4. 依前还我日高眠:还是让我继续沉睡,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没有直接使用比喻,但通过思绪的涌现和宁静睡眠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内心宁静的矛盾。诗人在纷繁的思绪中,渴望找到一片安宁的空间,让自己远离外界的纷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前:代表思考与安眠的交界。
  • 百念:象征复杂的内心世界。
  • 天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维的停滞。
  • 日高眠:象征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枕前百念”中的“百念”是什么意思? A. 百种梦想
    B. 百种思绪
    C. 百种声音
    D. 百种知识

  2. 诗中“现到天明无可现”表达了什么? A. 现实的复杂
    B. 思想的空虚
    C. 睡眠的香甜
    D. 学问的无用

  3. “依前还我日高眠”这一句的情感基调是? A. 失落
    B. 渴望宁静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美好。
  • 王维《鹿柴》: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光好 石州慢·寒水依痕 水调歌头 上张丞相十首 其四 上张丞相十首 祖颖漕使希道使君以绝句相酬答聊成二章解嘲 诉衷情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于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其敢不承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撒泼放刁 铜心铁胆 耒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上不正,下参差 情人眼里出西施 麻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千里之驹 包含悯的词语有哪些 玄阙 包含姑的成语 走伏无地 舍实听声 朋党之争 山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