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5:36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疑。
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
红尘策马殊无味,碧嶂携僧自合宜。
共待中条山有雪,寺楼吟尽更同谁。
朗公年纪虽大,依然爱吟诗;他曾经游览过三湘,观赏九疑山的美景。
如果想问他为何心中烦扰,结果却发现自己写诗的灵感迟迟未至。
在红尘中骑马游玩毫无趣味,而在青翠的山峦中携伴僧侣倒是合适。
我们共同期待中条山上有雪,寺楼吟咏完之后,又能和谁一起呢?
王禹偁(约1040—1100),字子安,号思庐,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淡泊。
此诗是在王禹偁年迈之际,受到朋友朗公的赠诗启发而作。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诗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朗公的吟咏开篇,展现了诗人在年老之际依然热爱诗歌的态度。通过对三湘和九疑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提到的“欲问劳生心扰扰”,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烦恼的无奈,同时又表现出对诗句创作的渴望与焦虑。接着,诗人对红尘的无味和对青山的向往,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寺楼吟尽更同谁”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人老孤独的情绪和对同道之人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示了王禹偁对诗歌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答案:1.C 2.B 3.A
王禹偁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淡泊,而李白的诗则更为豪放,展现出对自由人生的追求;杜甫的诗则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三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宋代与唐代诗歌的不同风貌。
以上内容为对《次韵和朗公见赠》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