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42
春晚游太和宫
作者:王禹偁 〔宋代〕
数里新萍夹岸莎,春来乘兴宿烟萝。
随风蝴蝶颠狂甚,当路花枝采折多。
绛节参差抽苦笋,翠钿狼籍撒圆荷。
湖山满眼不休去,空羡渔翁雨一蓑。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岸边新生的浮萍和莎草相伴,春天来了,我兴致勃勃地在烟雾缭绕的藤萝下停留。随风飞舞的蝴蝶显得格外疯狂,路旁的花枝被人们频频采摘。红色的节令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鲜嫩的竹笋在阳光下抽出新芽,绿荷在水面上随意散落。眼前的湖山美景让我目不暇接,却只能空羡那位渔翁在雨中披蓑而独自垂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约1045-1130),字季仲,号铁崖,北宋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探讨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天,正值王禹偁游览太和宫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春天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春晚游太和宫》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游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自然的和谐。首联以“数里新萍夹岸莎”开篇,描绘出春水初生、岸边植物繁茂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春暖花开的氛围。接下来的“春来乘兴宿烟萝”,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闲适,似乎是在与自然对话,感受春天的气息。
蝴蝶的“随风颠狂”是对春日生机的直接表现,诗人用“当路花枝采折多”进一步引入人的活动,表现出春天的热闹与美丽。通过描写春天的花卉与野生物,诗人不仅表现出对春光的热爱,也暗示了生命的繁盛与短暂。
在后两联中,诗人则通过“绛节参差抽苦笋”和“翠钿狼籍撒圆荷”描绘了春天的丰富景象,细腻生动,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意。而最后一句“空羡渔翁雨一蓑”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对渔翁生活的羡慕,反映出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人生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萍”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渔翁”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