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8:54
霄汉苦未达,支离愧此身。
鸟啼云嶂晓,花落草堂春。
为问逢时者,谁怜失意人。
年年江海上,空自怨青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苦恼与自责。高空的理想难以触及,自己却感到无比失落。清晨时分,鸟儿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啼叫,春天的花朵也在草堂前凋落。诗人想问那些得意的人,谁会怜悯失意的自己。年复一年,独自在江海之上,徒然对青蘋(浮萍)发出哀怨。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江海”与“青蘋”的意象常用来表达失意与漂泊的心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陈寿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生活与理想深感失落之时,表现了他对自身遭遇的苦恼与对社会的思考。
《寓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理想的渴望与失落。开篇“霄汉苦未达”道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但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到达,表明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接着,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描绘清晨的鸟鸣与花落,传达出一种凄清的美感,象征着春天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以问句的形式直面失意与孤独,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与排比的手法,通过对得意与失意状态的对照,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情感真挚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与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失意人生的深切同情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人生苦涩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霄汉”指什么?
“青蘋”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失意者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寓怀》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国家家国的忧虑,而陈寿则更关注个人的失落与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