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马挟弹图

《四马挟弹图》

时间: 2025-05-07 16:52:19

诗句

八骏瑶池一半归,锦袍欲脱玉腰围。

君王手挟流星弹,莫打慈乌绕树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2:19

原文展示

四马挟弹图
作者:杨维桢 〔元代〕
八骏瑶池一半归,
锦袍欲脱玉腰围。
君王手挟流星弹,
莫打慈乌绕树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瑶池上半数的骏马归来,华丽的锦袍几欲脱落,仿佛要将美丽的腰身展现出来。君王手中夹着流星般的弹药,然而希望他不要去打那慈爱的乌鸦,让它自在地在树间飞翔。

注释

字词注释

  • 八骏:指八匹骏马,象征骏马的美丽与速度。
  • 瑶池: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丽与神秘。
  • 锦袍:华丽的衣服,常用来形容贵族或王者的服饰。
  • 流星弹:形容如流星般迅猛的弹药,暗指战争的威力。
  • 慈乌:形容母乌鸦,通常被视为慈爱、温柔的象征。

典故解析
“瑶池”出自《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常用来描绘仙境;“流星”则象征迅速和变化,常见于古诗中;“慈乌”则是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母爱和温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96年,卒于1365年。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杨维桢曾任地方官,熟悉民间疾苦,作品中常流露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末期,社会动荡,王权的象征与对民生的关注交织在一起。诗中通过对马的描绘,隐喻了时代的变迁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战争的反思。开头“八骏瑶池一半归”,让人联想到一种归属感和希望;而“锦袍欲脱玉腰围”则是对美丽的渴望与展示,体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接着,诗人引入了“君王手挟流星弹”,突显出权力与战争的紧迫感,表现出对暴力的反思与警惕。最后一句“莫打慈乌绕树飞”,则是对温情的呼唤,表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珍视。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使得整首诗具备了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骏瑶池一半归:描绘骏马的归来,暗喻着某种美好的事物正在回归。
  2. 锦袍欲脱玉腰围:锦袍的华丽与美丽的腰身,传达出一种对美的渴望与展示欲。
  3. 君王手挟流星弹:君王掌握着力量,暗示着战争的威胁。
  4. 莫打慈乌绕树飞:劝告君王不要伤害温柔的生灵,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弹药比作流星,形象生动,突显其迅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慈乌”赋予情感,使其形象更加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八骏:象征美丽与力量,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锦袍:华丽的外表,象征权力与荣华。
  • 流星弹:象征战争的迅猛与不可预测。
  • 慈乌:象征温情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骏”指的是:
    A. 八匹普通马
    B. 八匹骏马
    C. 八个神仙

  2. “莫打慈乌绕树飞”中的“慈乌”指的是:
    A. 母乌鸦
    B. 父乌鸦
    C. 乌鸦的朋友

  3. 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反对
    C. 不明确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四马挟弹图》都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前者通过忧国的情感表达,后者则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窗外横山入画 西江月 答亚之 西江月 其一 西江月·欲入全真门户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 西江月 春思 西江月(次韵李明府见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申锡 属耳目 右仗 扶困济危 鬼开头的成语 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鼻字旁的字 事非经过不知难 驹齿未落 走回头路 马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僥驳 阜字旁的字 柔筋脆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