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6
明明梵音海潮音。
青青胜彼世间音。
丽则慧日破诸暗,
日则名为观世音。
这首诗意在表达:清晰的梵音如同海浪的声音,深邃而悠远;这种声音比世间的任何声音都要美妙。只有智慧之光才能驱散黑暗,而这光明的象征便是观世音菩萨。
作者介绍:释慧晖,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理和诗才著称,作品多涉及佛教哲学与自然景观,文字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佛教文化复兴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佛教思想逐渐渗透到民间,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赞美。
《颂十六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声音与智慧的深刻理解。开头的“明明梵音海潮音”便以清新的意象引入,暗示了佛教声音的深邃与广阔。梵音不仅是宗教的象征,更是宇宙的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青青胜彼世间音”则进一步强调了梵音的独特性,将其与世俗的声音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美感。
“丽则慧日破诸暗”通过比喻的手法,把智慧比作光明,暗示智慧能驱散无知与烦恼的黑暗。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具有宗教的深意,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日则名为观世音”将智慧与慈悲结合,强调了佛教的核心思想——通过智慧获得慈悲,帮助他人。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深邃,既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关怀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达了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明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梵音”指的是什么?
“慧日”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观世音”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唐代王维的《送别》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