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2:27
借问山人有底閒,时将小阁恣跻攀。
捲帘但听花间鸟,开牖更看湖上山。
木榻每通潮气润,竹扉仍积雨痕斑。
何时独抱孤琴往,共坐鹿门月色还。
我问山中人你有多少闲暇,时常光顾这小阁楼恣意攀登。
卷起帘子只听到花间的鸟鸣,打开窗户又能看到湖上的山峰。
木榻上时常透来潮湿的气息,竹门上依然留有雨水的痕迹。
什么时候我能独自抱着孤琴前来,与君共坐在鹿门的月色中呢?
尹台,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文化丰富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兼具哲理与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尹台隐居的时光,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和悠闲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尹台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借问山人有底閒”引入了诗人对山中隐士的好奇与向往,展现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小阁楼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卷帘”、“开牖”的动作,描绘出自然的细腻与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木榻每通潮气润,竹扉仍积雨痕斑”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环境的细节,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潮气与雨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痕迹,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
最后两句“何时独抱孤琴往,共坐鹿门月色还”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山人共度宁静时光的愿望,月色下的鹿门山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整首诗富有韵律感,情感真挚,展现了尹台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中“底閒”意指:
A. 忙碌的生活
B. 有多少闲暇时间
C. 自然的美好
“何时独抱孤琴往”中“孤琴”象征:
A. 喜悦
B. 孤独与追求
C. 友谊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A. 对世俗生活的满足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繁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