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石山林宣参山房

《金石山林宣参山房》

时间: 2025-07-27 08:25:12

诗句

高处浑无一点尘,平川极目净於茵。

松声满院日亭午,世味着人谁识真。

倘乞半岩容卜筑,仍留别浦待垂纶。

寒灰岂复重然望,独爱新诗语不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5:12

原文展示:

金石山林宣参山房
作者: 李壁
高处浑无一点尘,
平川极目净於茵。
松声满院日亭午,
世味着人谁识真。
倘乞半岩容卜筑,
仍留别浦待垂纶。
寒灰岂复重然望,
独爱新诗语不陈。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处根本没有一点尘埃,
放眼平川,尽是洁净的草垫。
松树的声音在庭院中回荡,正值正午阳光明媚。
世俗的味道在人们身上,谁能识别真正的真理?
如果能在半山腰求得一处安静的居所,
还可以在别浦边缘等待垂钓。
寒冷的灰烬又怎能再次让人眺望,
我只喜欢新诗,言语不再陈旧。

注释:

  • 高处:指高山之处,象征远离尘世的喧嚣。
  • :引申为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 平川:开阔的平原,象征心境的开阔。
  • 松声:松树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世味:世俗的情感与味道,泛指人们的生活状态。
  • 卜筑:卜指占卜,筑指建房,表示选择居所。
  • 别浦:离开水边,表示一种宁静的期待。
  • 寒灰:指冷清的灰烬,象征过往的事物或心情。
  • 新诗:指新鲜的诗句,反映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壁隐居于金石山林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借景抒怀,渴望宁静生活的心情。

诗歌鉴赏:

李壁的《金石山林宣参山房》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清新宁静环境的向往。开篇“高处浑无一点尘”,强调了高山之上的洁净无染,象征着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的心境。接着,“平川极目净於茵”,描绘了一幅开阔而清新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中“松声满院日亭午”,用松声传达了自然的和谐,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对比“世味着人谁识真”,则引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人质疑世人对真正快乐与真理的理解,表达出对浮华生活的厌倦。

“倘乞半岩容卜筑,仍留别浦待垂纶”,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期待在山岩之中安居,享受钓鱼的闲适。最后两句“寒灰岂复重然望,独爱新诗语不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淡漠与对新事物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我价值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处浑无一点尘:在高处没有任何尘埃,象征着远离世俗的清净。
  2. 平川极目净於茵:放眼望去,平原一片洁净,展现了诗人开阔的心境。
  3. 松声满院日亭午:松树的声音在正午时分充满院子,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4. 世味着人谁识真:世俗的味道让人迷失,谁能认识真正的真理。
  5. 倘乞半岩容卜筑:如果能在半山腰找到居所,将会感到满足。
  6. 仍留别浦待垂纶:在水边耐心等待垂钓,享受宁静的生活。
  7. 寒灰岂复重然望:冷灰烬又怎能让人重回往昔的希望。
  8. 独爱新诗语不陈:我只喜欢新鲜的诗句,不愿意再提旧事。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相结合,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 对仗:如“高处”和“平川”,“寒灰”和“新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追求清新、宁静生活的理想,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处:象征超然与清净。
  • 平川:象征心灵的广阔和自由。
  • 松声:代表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寒灰:象征过往与沉寂。
  • 新诗:代表诗人对新鲜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壁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自然宁静
    C. 名利地位

  2. 诗中“松声满院日亭午”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喧闹的生活
    B. 自然的和谐
    C. 过去的回忆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旧事物的怀念
    B. 新事物的追求
    C. 对世俗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李壁的《金石山林宣参山房》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壁则更注重内心的清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壁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 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催公静碾茶 故僰道廖君画像赞 寄杜家父二首 题樊侯庙二首 寄怀蓝六在延平 答余洪范二首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其十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半壁山河 身字旁的字 寒灺 韵语 三尺门里 飘茵落溷 折文旁的字 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知开头的成语 狂蜂浪蝶 竖心旁的字 股掌之间 极荣 撰定 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极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