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0:55
金石山林宣参山房
作者: 李壁
高处浑无一点尘,
平川极目净於茵。
松声满院日亭午,
世味着人谁识真。
倘乞半岩容卜筑,
仍留别浦待垂纶。
寒灰岂复重然望,
独爱新诗语不陈。
在高处根本没有一点尘埃,
放眼平川,尽是洁净的草垫。
松树的声音在庭院中回荡,正值正午阳光明媚。
世俗的味道在人们身上,谁能识别真正的真理?
如果能在半山腰求得一处安静的居所,
还可以在别浦边缘等待垂钓。
寒冷的灰烬又怎能再次让人眺望,
我只喜欢新诗,言语不再陈旧。
李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作于李壁隐居于金石山林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借景抒怀,渴望宁静生活的心情。
李壁的《金石山林宣参山房》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清新宁静环境的向往。开篇“高处浑无一点尘”,强调了高山之上的洁净无染,象征着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的心境。接着,“平川极目净於茵”,描绘了一幅开阔而清新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中“松声满院日亭午”,用松声传达了自然的和谐,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对比“世味着人谁识真”,则引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人质疑世人对真正快乐与真理的理解,表达出对浮华生活的厌倦。
“倘乞半岩容卜筑,仍留别浦待垂纶”,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期待在山岩之中安居,享受钓鱼的闲适。最后两句“寒灰岂复重然望,独爱新诗语不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淡漠与对新事物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我价值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追求清新、宁静生活的理想,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李壁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自然宁静
C. 名利地位
诗中“松声满院日亭午”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喧闹的生活
B. 自然的和谐
C. 过去的回忆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旧事物的怀念
B. 新事物的追求
C. 对世俗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