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38
明驼思千里,驽马怯负荷。
小人蠹诗书,安乐北窗卧。
瓢空且乞饭,儿寒教补破。
机巧生五兵,百拙可用过。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明驼虽然能走千里,但驽马却因畏惧负担而不敢前行。小人贪图安逸,整日窝在北窗下读书。生活艰难,乞讨为生,孩子在寒冬中补衣服。即使技巧高超,也难以应对五种武器的挑战,笨拙之人也能有所作为。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尤以词和诗闻名。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长,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交织之时,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感叹人世之艰。
黄庭坚的《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其十》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明驼”和“驽马”的对比,形象地点明了能力与负担的关系,点出有能力的人可能会遭遇更多的责任与压力,而无能者却因恐惧而不敢前行。接下来的“小人蠹诗书”则通过对小人的描写,展现了社会中一些人沉迷于安逸生活的消极面,强化了对比的力度。
诗中“瓢空且乞饭”则直接揭示了生活的艰辛,画面感极强,令人心生怜悯。而“儿寒教补破”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情与苦楚,身处困境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令人动容。最后两句“机巧生五兵,百拙可用过”则是对能力与技巧的反思,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普通人也可以找到生存的方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黄庭坚对人性、生活的独特见解,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命运,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叹,以及对人性深层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明驼思千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有志者的追求
c) 小人的懒惰
“儿寒教补破”中“补破”指的是什么?
a) 修理衣服
b) 学习知识
c) 生活的艰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抗与无奈。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倾向于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