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20
原文展示:
寄蜀二首 刘子翚 〔宋代〕
有客传归信,愁怀得暂宽。 儿童占鹊喜,邻里借书看。 离蜀秋方半,浮湘岁欲阑。 柴门频洒扫,梦想见征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有客人传来回家的消息,忧愁的心情暂时得到宽慰。孩子们看到喜鹊飞来,高兴地占卜着好消息,邻居们借阅书信来分享喜悦。离开蜀地时秋天才过半,漂泊到湘江时,一年也快要结束了。家门经常打扫,心中梦想着见到远行的马鞍。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78-1140),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外漂泊时,收到家中消息后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外漂泊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通过客人的消息、儿童的喜悦、邻居的关心等细节,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的开篇即通过“有客传归信”一句,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愁怀得以暂宽。接着,通过儿童占鹊喜、邻里借书看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温暖记忆和邻里间的亲情。后两句“离蜀秋方半,浮湘岁欲阑”,则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柴门频洒扫,梦想见征鞍”一句,以朴素的语言和深情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殷切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通过客人的消息、儿童的喜悦、邻居的关心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占鹊喜”的意象源自什么民间信仰? A. 喜鹊叫是好兆头 B. 喜鹊叫是坏兆头 C. 喜鹊叫是中性的 D. 喜鹊叫是随机的
诗中“柴门频洒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的厌恶 B. 对家的思念 C. 对家的冷漠 D. 对家的无所谓
诗中“梦想见征鞍”中的“征鞍”象征什么? A. 远行的马鞍 B. 家的温馨 C. 邻里的关心 D. 儿童的喜悦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