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4:24
原文展示:
筑室 刘子翚 〔宋代〕 旋剪荆榛出旧蹊,架岩凿壁启幽栖。 已通邻圃尽栽竹,更搭飞桥南过溪。 莲社昔夸庐阜胜,渔舟空向武陵迷。 宦游若胜归田乐,肯把轩裳换一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剪除荆棘开辟旧路,在岩石上架屋在峭壁上开凿,开辟幽静的居所。 已经与邻近的园子相通,到处都种上了竹子,还在溪上搭了一座飞桥向南延伸。 曾经夸耀庐山的莲社美景,渔船却徒劳地向武陵迷津。 如果游历官场不如归隐田园快乐,我愿意用官服换取一把犁。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0-1140),字子翚,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厌倦官场生活后,决定归隐田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规划和建设自己理想中的隐居之所,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规划和建设隐居之所的过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旋剪荆榛出旧蹊”和“架岩凿壁启幽栖”描绘了诗人开辟新居的艰辛和决心。“已通邻圃尽栽竹”和“更搭飞桥南过溪”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两句“宦游若胜归田乐,肯把轩裳换一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愿意放弃官场生活,换取简朴的农耕生活。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描绘诗人规划和建设隐居之所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放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旋剪荆榛出旧蹊”中的“荆榛”象征什么? A. 旧有的束缚和障碍 B. 自然的美景 C. 隐居之所的幽静 D. 官场生活 答案:A
诗中“宦游若胜归田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热爱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环境的厌倦 D. 对隐居生活的厌倦 答案:B
诗中“肯把轩裳换一犁”中的“轩裳”和“一犁”分别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和简朴的农耕生活 B. 隐居生活和官场生活 C. 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 D. 简朴的农耕生活和官场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