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1:31
采芙蓉
作者: 李世民
结伴戏方塘,
携手上雕航。
船移分细浪,
风散动浮香。
游莺无定曲,
惊凫有乱行。
莲稀钏声断,
水广棹歌长。
栖乌还密树,
泛流归建章。
这首诗描述了一群朋友在池塘边游玩,手拉手乘着装饰华丽的船只。船在细细的波浪中轻轻摇动,微风吹拂,带来了阵阵芳香。游荡的黄莺唱着不定的曲子,惊飞的野鸭乱了阵脚。池塘里的莲花稀少,浮动的钏声渐渐消失,水面宽广,划船的歌声悠长。栖息的乌鸦回归茂密的树丛,船随流水回到建章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代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他以雄才大略和宽容大度著称,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诗词作品流传甚广,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采芙蓉》创作于李世民登基后,正值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之时。诗歌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采芙蓉》是一首描绘夏日闲游的诗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优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开头两句“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和谐场景,传递出一种温馨与亲密的氛围。随着船只的轻摇,细浪的涌动,诗人通过“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传递了水面上香气四溢的美好意境。
中间几句“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无拘束生活的向往。游莺的歌声和惊飞的野鸭,都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归属与安定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景交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夏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深刻表达了唐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萦绕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采芙蓉》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李世民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雕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豪华的船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诗中的“游莺无定曲”表现了什么?
A) 鸟儿的歌声
B) 生活的多样性
C) 船的摇晃
D) 朋友的欢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采芙蓉》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主题。李白的作品更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而《采芙蓉》则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