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7:43
鹅湖山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余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鹅湖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鹅王”代表着自然的宁静,而“浊世”则指代当世的混乱。诗人通过对水面浮沉的描绘,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老禅师的引导让人领悟到更广阔的天地,并回忆起当年的佛教盛景。诗中提到的“韦公碑”则是对历史的追忆,留存着过往的痕迹。岁月流逝,诗人感叹时光的飞逝和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以钟声送别客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9-1142),字宗尧,号石林,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叶梦得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结合,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鹅湖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厚感情。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对鹅湖山清新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深切怀念。诗中歌颂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纷扰的心情。
诗中的“老禅天人师”一语,既展现了诗人对智慧的崇敬,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诗中通过韦公碑等历史象征,展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以“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收束,既传达了送别的情感,又营造了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与历史,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鹅湖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老禅”指的是:
A. 年轻的禅师
B. 年长的禅师
C. 一位诗人
D. 一位政治家
填空题:诗中通过“_____”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与感慨。
判断题:诗中的“钟声远送客”表现出诗人对送别的喜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