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33
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
作者: 辛弃疾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
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
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
与造物同游。
君欲计岁月,
当试问庄周。
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
从今杖屦南涧,
白日为君留。
闻道钧天帝所,
频上玉卮春酒,
冠珮拥龙楼。
快上星辰去,
名姓动金瓯。
古代八千年的时光,才不过是一春一秋的轮回而已。
今天不应该如此,只因您刚刚庆祝七十岁寿辰。
请看那高悬的云翼,九万里风在脚下,
与造物主一同游玩。
您若想要计算岁月,
不妨去问问庄周。
沉醉于浪潮,歌唱那窈窕的身影,舞动着温柔。
从今往后我将拄着杖,沿着南涧而行,
把白天留给您。
听说天帝所在的钧天,
常常上玉杯饮春酒,
身着冠佩,拥抱龙楼。
快上星辰去,
名声如金瓯般动人。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常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关怀以及个人的理想追求。
《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写于辛弃疾中年时期。此时南宋政局动荡不安,诗人常常以古人的人生哲理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借古讽今,表达对悠久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词运用丰富的历史意象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辛弃疾对时间、生命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理解。通过“上古八千岁”的开篇,诗人将古代与当下的时间进行对照,提出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漫长,表达了对寿命的感慨与无奈。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提到的“庄周”不仅是对哲学思想的引入,也暗示了对生活态度的选择:在纷扰的世俗中追求那种超然的境界。
接下来的意象如“九万里风”和“醉淋浪”,则展现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合一的自由精神。诗句“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表达了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他人。最后,对“钧天”和“星辰”的向往,体现了对更高存在的追求与憧憬。
整首词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排比的手法,音韵和谐,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词体的娴熟掌控。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
古代的历史长达八千年,但在时间的长河中,仅仅相当于一春一秋。
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
眼前的这一天,正是我朋友七十岁寿辰,不应如此感慨。
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
请你看看那高空的云,翅膀似的悬挂在空中,九万里的风在我们脚下。
与造物同游。
与造物主一同畅游自然。
君欲计岁月,
如果你想要计较岁月的流逝,
当试问庄周。
不妨去问问庄子,听听他对生命的看法。
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
在浪潮中沉醉,歌唱那美丽的女子,舞动着温柔的姿态。
从今杖屦南涧,
从今以后我将拄着杖,顺着南边的小涧而行,
白日为君留。
把这美好的白天留给你。
闻道钧天帝所,
听说天帝所在的钧天,
频上玉卮春酒,
常常饮用玉杯中的春酒,
冠珮拥龙楼。
身穿华丽的冠袍,佩戴美丽的饰品,拥抱龙楼的辉煌景象。
快上星辰去,
赶快去往星辰的方向,
名姓动金瓯。
你的名声如金瓯般动人。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寿辰的祝福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古代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鼓励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追求与哲理的思考。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词中提到的“庄周”是在哪个时代的哲学家?
诗中“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与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与对人际关系的感慨。两者在形式上相似,但主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