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1:48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宋代〕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花的喜爱已渐渐懒散,但对梅花的情感依然萦绕在江边村庄。一枝梅花早已在玉溪的春风中绽放。虽然没有其他花的姿态,却有雪一般的清雅精神。只想在空山中享受那秀丽的景色,为梅花写下几句清新的诗句。竹根旁的流水带着溪边的云彩。醉酒之中我已忘却归路,只记得月色在黄昏时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词人,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同时也含有细腻的情感。他的词风受到李清照等人的影响,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社会感悟。
《临江仙·探梅》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在老去的日子里,诗人依然在寻求心灵的寄托,通过梅花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全诗以“探梅”为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开篇便提到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花的热爱逐渐消退,然而对梅花的执念却依然存在。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梅花作为冬春之交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清高,恰如诗人面对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时所表现出的精神姿态。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玉溪春”这一意象,将梅花的绽放与春天的到来紧密相连,突显出梅花的生机与美丽。尽管没有其他花的华丽姿态,但梅花却以其独特的“雪精神”吸引着诗人,而这种精神恰恰是诗人所向往的闲适与清雅。
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醉意朦胧的状态,似乎在自然的怀抱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月黄昏的意象又增强了诗的氛围,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词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深邃。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思与对自然的热爱。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溪春”指的是什么?
A. 夏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景象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景象
填空题:诗中提到“更无花态度,全有雪__”。
判断题:诗人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且这种感情在诗中有所体现。 (对/错)
老来惜花之心虽已减,爱梅还绕江村去探寻。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赏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为梅花写下清新词句。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