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19
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
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园池中的植物景象:在干旱的土地上,莲花娇小而美丽;水盆中,栀子花幽静而芬芳。薇帐在春天时盛开了半年的艳丽花朵,而桂花丛则在四季中散发着秋天的香气。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感受。
该诗创作于初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植物与季节变化,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对庭园的欣赏与思索。
范成大的《初秋闲记园池草木五首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季园池中的植物景象。诗的前两句“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中植物的独特之美。莲花在干燥的土地上,虽然娇小,却显得尤为珍贵;而栀子花则在水盆中静静绽放,散发出幽雅的芬芳,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则转向对季节的描绘。薇的花期长达半年,象征着春天的绚烂;而桂花则是秋季的代表,四季常青却在秋天时香气更为浓郁,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整首诗通过植物的生长状态,巧妙地反映了季节更迭的美丽,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跃然纸上。
整首诗通过描绘园池中的植物,表达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对四季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水盆栀子”主要表现了什么特征?
A. 旺盛的生命力
B. 幽静的芳香
C. 旱地的坚韧
D. 春天的艳丽
诗中的“薇帐”象征了什么?
A. 四季的变化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自然的宁静
范成大的作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范成大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季节的变化,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豪放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