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9:21
玉楼春
郑骞 〔清代〕
叶乾风急声萧瑟。独倚危楼星又月。
此心争似月团圞,往事已随星暗灭。
大江南北音尘绝。蝶忘百花花忘蝶。
今年总算过中秋,谁盼相逢谁恨别。
秋风吹拂,叶子纷纷而落,声音萧瑟。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望着星星和明月。
我的心情怎么能像明月那样圆满,往事已随星辰的暗灭而消逝。
大江南北的音信都已断绝,蝴蝶忘了百花,百花也忘了蝴蝶。
今年总算过完中秋,谁在期待重逢,谁又在怨恨离别。
郑骞(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哲理。
《玉楼春》创作于清代,作者在中秋佳节时,因思念故人而作。此时正值秋季,天气渐凉,情感愈发显得孤独和脆弱。
《玉楼春》通过描绘秋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开篇以“叶乾风急声萧瑟”交代了季节的变迁和心境的凄凉,给人以骤然寒冷的感觉。诗人独自倚楼,俯瞩星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接着,诗人感叹心情无法如同明月般团圆,往事已随星辰的暗灭而消逝,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大江南北音尘绝”,此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音信的断绝,进一步加深了离愁别绪的基调。最后两句“今年总算过中秋,谁盼相逢谁恨别”,将中秋的团圆与离别的悲伤结合,展现出节日的双重情感,既有对重逢的期待,又有对离别的怨恨,蕴含着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整体上,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致,情感层次丰富,体现了作者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离别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人们在节日之际的孤独与惆怅。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音尘绝”是什么意思?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答案:
郑骞的《玉楼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围绕着月亮和孤独的主题,但郑骞更注重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描绘,而李白则通过酒来缓解孤独,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