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宿山中

《夜宿山中》

时间: 2025-04-25 10:36:34

诗句

月华人影共徘徊,未算归程梦已回。

涧水悲鸣易愁绝,长松休送雨声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36:34

原文展示:

夜宿山中
月华人影共徘徊,
未算归程梦已回。
涧水悲鸣易愁绝,
长松休送雨声来。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夜宿,月光和人影一同徘徊,
虽然还没算是归途,梦已经回到了故乡。
山涧的水流悲鸣,容易让我愁肠寸断,
高大的松树别再送来雨声吧。

注释:

  • 月华:月光。
  • 人影:人影子。
  • 未算归程:还不能算是回程。
  • 梦已回:梦已经回到故乡。
  • 涧水:山涧的水流。
  • 悲鸣:悲伤的鸣叫声。
  • 愁绝:愁绪极为沉重,无法自已。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休送:不要再送来。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象征着思乡与孤独。涧水和松树作为自然意象,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涧水的悲鸣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而长松则代表着自然的陪伴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金朝末年著名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诗宗”。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作于诗人旅途或避世之时,表达了其在山中宿夜时的孤寂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夜宿山中》是一首抒情诗,借助夜晚的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孤独的深刻感受。首句“月华人影共徘徊”,描绘了夜晚宁静而又冷清的氛围,月光下的山中,诗人独自徘徊,心中难免生出孤寂之感。接下来的“未算归程梦已回”,则使人感受到尽管身在异乡,心却早已回到了故乡,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向往。

“涧水悲鸣易愁绝”一句,涧水的悲鸣与诗人的愁绪相呼应,表达了自然与情感的共鸣,而“长松休送雨声来”则是对自然的请求,表达了诗人不希望再受到外界的打扰,希望在这片孤独中得到一些宁静。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细腻而深邃,是对人生命运和故乡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华人影共徘徊: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月光和人影交错,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未算归程梦已回:虽然身处异地,但梦中已经回到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
    • 涧水悲鸣易愁绝:山涧的水流悲鸣,容易引发深重的愁绪。
    • 长松休送雨声来:希望松树不要再送来雨声,渴望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华象征思乡之情。
    • 拟人:涧水的悲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乡和对宁静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感慨。

意象分析:

  • 月华:象征着思乡和孤独。
  • 涧水:代表着自然的声音与人的情感共鸣。
  • 长松:象征着自然的陪伴与对孤独的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华”指的是什么? A. 月亮的光辉
    B. 太阳
    C. 星星

  2. 诗人希望“长松休送雨声来”的原因是什么? A. 希望有雨
    B. 渴望宁静
    C. 不喜欢松树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元好问的《夜宿山中》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深沉,李白的诗歌则更倾向于直接的思乡情绪。两个作品都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修辞手法有所不同。元好问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展现出更深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蒲氏别墅十咏·稻畦 蒲氏别墅十咏·朝真堂 蒲氏别墅十咏·草庵 蒲氏别墅十咏·白莲堂 平云阁偶作 偶成 南亭 墨君堂 莫折花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凉清 鼎字旁的字 包含浮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久病成医 包含俨的词语有哪些 袁安高卧 速罪 包含吃的成语 摆架子 豕字旁的字 吃力不讨好 置驿 亅字旁的字 弯头 苦行僧 心烦意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