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时间: 2025-04-27 11:47:56

诗句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

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7:56

原文展示: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文同 〔宋代〕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 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白话文翻译:

在汉中相会却因急事匆匆分别,连日来雨雪交加,没有一天晴朗。 在拗项桥头暂时停马,想必使者的车辆已经过了褒城。

注释:

  • 汉中: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南部。
  • 失兼程:因急事而匆匆分别。
  • 拗项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中道上的一个桥梁。
  • 使车:使者的车辆。
  • 褒城: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北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尤以诗文著称。文同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苗子居运判归宿州途中,与友人同赴武康西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因急事匆匆分别的无奈,以及对友人行程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因急事匆匆分别的无奈和对友人行程的关切。首句“汉中为会失兼程”直接点明了因急事而匆匆分别的情境,而“雨雪曾无一日晴”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恶劣来烘托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后两句“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则通过具体的地点和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文同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中为会失兼程”:诗人与友人在汉中相会,却因急事而匆匆分别,表达了无奈和遗憾。
  • “雨雪曾无一日晴”:连日来雨雪交加,没有一天晴朗,烘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拗项桥头聊立马”:在拗项桥头暂时停马,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
  • “使车应已过褒城”:想必使者的车辆已经过了褒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期待和祝福。

修辞手法:

  • 拟人:“雨雪曾无一日晴”中的“曾无一日晴”赋予了雨雪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汉中为会失兼程”与“雨雪曾无一日晴”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因急事匆匆分别的无奈和对友人行程的关切。通过具体的地点和动作,以及自然景象的烘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中:地名,象征着相会和分别的地点。
  • 雨雪: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拗项桥:地名,象征着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
  • 褒城:地名,象征着友人的行程和诗人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中”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 A. 陕西省 B. 四川省 C. 湖北省 D. 甘肃省

  2. 诗中的“失兼程”指的是什么? A. 因急事而匆匆分别 B. 因天气不好而耽误行程 C. 因道路不通而改变行程 D. 因友人离去而感到失落

  3. 诗中的“拗项桥”是诗人在哪个地方暂时停马? A. 汉中 B. 褒城 C. 武康西县 D. 苗子居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诗作,如《晚至村家》、《新晴山月》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清新自然的诗风。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因急事匆匆分别的无奈,但文同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的烘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
  • 《宋代文学史》:程千帆著,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文同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旅夜 其二 江行杂诗九首 其二 将晓 发白沙至水口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 吴歌(六首) 杂诗四十首 其二十 夜飞鹊 无题绝句二首 其二 自衢州至兰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宛然在目 厂字头的字 飞字旁的字 感服 作法自毙 龜字旁的字 案结尾的成语 私开头的成语 月光门 东墙窥宋 眩眵 蹈机握杼 金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言对 匏瓜徒悬 生风作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