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8:41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
闻说笙歌归院落,闻说画堂垂绣幕。
爆竹声声总萧索,浮踪滞留残蜡后。
音书悔订春前约,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在客栈里,东风吹来,高城的夜晚角落里,千家万户的灯火都已关上。
谁将美好的景物装扮得如此动人,却偏偏遗忘了旅人的寒冷与孤单,就像去年一样。
吟唱着椒篇,饮着屠苏酒,却成了错误的选择。
听说笙歌已经回荡在院落里,听说画堂上垂下了绣幕。
然而爆竹声声,却显得格外萧索。
漂泊的身影滞留在残蜡之后,音信相悔,春天前的约定也无法兑现。
在梦中,在枕边,切莫忘却曾经的约定。
梁清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详尽记载,主要以其诗词作品流传后世。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富有生活气息,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作于除夕,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新年的期盼,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失落。
《千秋岁引 除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的宁静与热闹之间的对比。诗的开头以“客舍东风”引入,刻画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场景,烘托出旅人心中的孤寂。随着“灯火千家闭楼阁”的描绘,展现了万家灯火的景象,却又在此时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诗人对家的思念。
接下来的“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则将个人情感与节日气氛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感伤。诗人在描写节日欢庆时,提及“颂椒篇,屠苏酒”,象征着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但随之而来的“成差错”却暗示了对过去的无奈与失落。
“闻说笙歌归院落,闻说画堂垂绣幕”,描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然而“爆竹声声总萧索”又反转了这一氛围,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诗人以“音书悔订春前约”结束,强调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回忆的眷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归家心切的游子在除夕夜的复杂心情,使得此词在喜庆之中透出几分哀愁,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对比,传达了游子在节日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千秋岁引 除夕》的作者是?
“颂椒篇,屠苏酒”中的“屠苏酒”象征什么?
诗中“爆竹声声总萧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C 2.D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