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千秋岁引·濯锦丰姿

《千秋岁引·濯锦丰姿》

时间: 2025-08-13 14:55:31

诗句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

懊悔巫云太轻薄。

琵琶未诉衣衫湿,菱花不照胭脂落。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

春色画船何处泊。

秋色丹青人难摸。

可惜风流总闲却。

此情不与人知道,知时只恐人挠著。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4:55:31

原文展示

千秋岁引·濯锦丰姿
作者:陈德武 〔宋代〕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
懊悔巫云太轻薄。
琵琶未诉衣衫湿,
菱花不照胭脂落。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
春色画船何处泊。
秋色丹青人难摸。
可惜风流总闲却。
此情不与人知道,
知时只恐人挠著。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丰姿绰约的女子在新凉的台阁中,流露出对巫云的懊悔,觉得她太轻薄了。虽有琵琶在手,却无法诉说自己衣衫的湿润,菱花的倒影也无法映照她的胭脂。她来到凤凰池、鸳鸯殿,手握重金钥,然而春色的画船却不知停泊何处。秋色的丹青让人难以捉摸,风流的情感总是被闲逸所打扰。此情此景无人知晓,唯恐自己内心的感受被他人所打扰。在碧窗前,银灯下,她独自斟酒,伴着孤独。

注释

字词注释

  • 濯锦:洗涤锦缎,暗指女子的华美打扮。
  • 轻薄:轻浮,不够稳重。
  • 琵琶:一种乐器,这里暗指她的情感。
  • 菱花:水面上菱形的倒影。
  • 凤凰池、鸳鸯殿:古代园林中常见的美丽场所,象征情侣的归宿。
  • 重金钥:象征富贵与权力的钥匙。

典故解析

  • 巫云:可能指代一种轻浮的情感或人,带有隐喻。
  • 凤凰池、鸳鸯殿:古代传说中,凤凰象征吉祥,鸳鸯则象征美好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千秋岁引·濯锦丰姿》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词作。通过对女子丰姿的描绘,词人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开篇用“濯锦丰姿”点明了女子的美丽,而“新凉台阁”则营造出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暗示了一个新的开始。然而,紧接着的“懊悔巫云太轻薄”,则透露了她内心的困扰与失落,对轻浮情感的反思。

整首词在意象上非常丰富,琵琶、菱花、凤凰池、鸳鸯殿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构建出一个充满美感却又略显忧伤的环境。尤其是“春色画船何处泊”与“秋色丹青人难摸”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难以捉摸的感慨。

最后,词人以“此情不与人知道”结束,展现出一种孤独感与隐秘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女子华丽的装扮与新的清凉环境相得益彰。
  • 懊悔巫云太轻薄:对轻浮情感的反思与懊恼。
  • 琵琶未诉衣衫湿:虽然有乐器,但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 菱花不照胭脂落:水中的倒影无法映照真实的美丽。
  •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象征富贵与爱情的场所,暗示追求与渴望。
  • 春色画船何处泊:对美好事物的迷茫与无奈。
  • 秋色丹青人难摸:对秋日情景的难以捉摸与感慨。
  • 可惜风流总闲却:对风流情感在现实中的闲置与无奈。
  • 此情不与人知道:内心感受无人知晓的孤独。
  • 知时只恐人挠著:害怕被他人打扰内心的情感。
  •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在寂寞中独自饮酒,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物象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春色画船”和“秋色丹青”,增强了词的音乐性。
  • 拟人:通过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濯锦:象征华美与细腻。
  • 琵琶:象征传统文化与情感表达。
  • 菱花:象征美丽的倒影与虚幻。
  • 凤凰池、鸳鸯殿:象征理想中的爱情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懊悔巫云太轻薄”中,“轻薄”指的是什么?

    • A. 轻快的情感
    • B. 轻浮的态度
    • C. 轻盈的物体
    • D. 轻松的社交
  2. 词中提到的“凤凰池”象征了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友情
    • D. 亲情
  3. “此情不与人知道”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快乐
    • D.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
  • 《宋代词人传记》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陈情上李景让大夫 哭翰林丁侍郎 莺出谷 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 二(一本将后四句作下第吟绝句) 上翰林丁学士 上姚谏议 寄友人 通济里居酬庐肇见寻不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自厝同异 省略三段论 铁板铜弦 包含饥的成语 奋身独步 指挥可定 齒字旁的字 尘埃落定 勘当 两点水的字 禁口痢 丶字旁的字 飞霜六月 绍兴和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