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6:14
玉管传歌,银屏记约。不分而今忽漂泊。寒鸡报筹晓梦断,孤鸾对镜春情薄。海天遥,野风急,岭云恶。南去漫怜栖树鹊。东望更疑归辽鹤。往日音书待烧却。沄沄素波连晚雨,娟娟翠筱垂新箨。鬓如霜,眼如雾,繄谁觉。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怀念过去的情感。美妙的乐曲在玉管中回荡,银屏上记录的约定如今已不再存在。转眼之间,时光如流水般消逝。清晨的寒鸡啼叫声唤醒了我,梦中的美好已然破碎,孤独的凤鸟对着镜子,春日的情感渐渐淡薄。远处的海天相连,野外的风急促而来,山岭上的云彩阴沉不定。南去的方向令人怜惜,那栖息在树上的喜鹊。向东望去,更加怀疑那归来的鹤是否真的回来了。往日的音信仿佛都已化为乌有。细细的波纹与傍晚的雨水相连,翠绿的竹子上新生的芽儿低垂。鬓发如霜,眼神如雾,究竟有谁能够察觉我的心情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匪石(生年不详-1785年),字仲和,号匪石,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细腻,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交织,诗人通过对孤独及思念的描绘,反映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千秋岁引》是一首充满思绪和情感的词,词中融合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感的深刻体验。开篇的“玉管传歌,银屏记约”便设定了一个充满音乐与约定的浪漫氛围,但随即转折为“而今忽漂泊”,揭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漂泊感。诗人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中,寒鸡的啼鸣、孤鸾的对镜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海天的辽阔、野风的急促与岭云的恶劣,极具画面感,传达出一种身处困境中的无奈与孤独。词人对南去栖树鹊和东望归辽鹤的描写,既是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归属的渴望与不安。最后以“鬓如霜,眼如雾”作结,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无情与个人情感的迷茫,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往事的无限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个人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生活中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主题深刻,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管传歌”中的“玉管”象征什么?
词中“寒鸡报筹晓梦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鬓如霜,眼如雾”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