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1:40
沉陆今何说。看神州衣冠夷甫,应时辈出。一夜三江鹅鸭乱,坚垒如云虚设。这奇耻定须人雪。空半谁翻双岭旆,比伏波铜柱尤奇绝。还一击,敌魂夺。边声陇水同呜咽。念龙沙头颅馀几,阵云四合。梦踏长城听战鼓,万里瓦飞沙立。正作作天狼吐舌。绝域孤军何能久,恐国殇歌里归难得。望北塞。剑花裂。
如今沉沦的土地还有什么话可说?看那神州大地,衣冠华丽的夷族,及时而出。一夜之间,三江之畔鹅鸭纷乱,坚固的城墙如云一般虚设。这份奇耻大辱定要有人来报雪。空有半边的旗帜,谁能翻动双岭的旆旗,比起伏波之铜柱更显绝妙。再来一击,敌人的灵魂将被夺走。边地的水声与哀鸣相伴。想念龙沙之战,头颅尚存几何,阵云四合。梦中踏上长城,听见战鼓声,万里之外瓦砾飞扬。正如天狼吐舌般愤怒。孤军在绝域中又能坚持多久,恐怕国殇之歌里归来已变得难得。望向北方的边塞,剑花怒裂。
夏承焘(1889年-1946年),字云卿,号秋水,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湖南,曾参与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倡导变革与民族独立。他的诗歌多以激昂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为特点。
此诗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寄托着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图景不仅反映了战时的紧迫感,也体现了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念。
《贺新凉 闻马占山将军嫩江捷报》是一首充满激昂情绪和深沉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沦丧的痛心与对敌人的愤怒。全诗采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通过对比与隐喻,表现出诗人对抗战胜利的渴望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开篇以“沉陆今何说”引入,直接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而“看神州衣冠夷甫,应时辈出”则通过描绘敌人的猖狂,展示出国难的沉重。诗中提到“三江鹅鸭乱,坚垒如云虚设”,用生动的场景描绘出国家防线的脆弱,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关切。
接着,诗人表达了“这奇耻定须人雪”的强烈复仇心态,昭示出誓言要为国报仇的决心。随着对战斗场景的回忆,诗中的情感愈发激烈,尤其是在“梦踏长城听战鼓,万里瓦飞沙立”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使命相结合,传递出强烈的民族意识。
最后,随着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在“绝域孤军何能久,恐国殇歌里归难得”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希冀与对未来的谨慎。整首诗在悲愤与希望的交织中,展现了一个爱国者的情怀与信念。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爱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与对敌人的强烈仇恨,以及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念。诗人通过对战斗场景的描绘与历史的回忆,展现了一个爱国者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下哪一句展示了对敌人的愤怒?
A. 沉陆今何说
B. 这奇耻定须人雪
C. 梦踏长城听战鼓
D. 望北塞。剑花裂
“坚垒如云虚设”中的“云”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轻薄
B. 美丽
C. 稳固
D. 难以捉摸
诗中提到的“龙沙”指的是哪里的战斗?
A. 长城
B. 南京
C. 龙沙
D.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