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4:26
作者:袁荣法 〔近代〕
垂柳才堪织。早客里轻尘庭户,暗抛寒食。试去凭高抬望眼,芳草远连天碧。正旅思黯然难释。消息而今凭谁问,赖年时候雁曾相识。吴楚地,东南坼。凄凉怕听临风笛。似湘灵一曲,暮猿啼急。惆怅儿时游钓处,满地干戈狼藉。负多少故国春色。杜宇催归声声苦,奈蹉跎归计终虚掷。且呼酒,醉吟席。
垂柳刚刚能编织成帘。早晨的客人走过,轻轻扬起庭院的尘土,暗自抛弃了寒食节的忧愁。试着仰望高空,遥望那连天的芳草,显得苍翠欲滴。旅途的思绪如同愁云般难以释怀。如今又有谁来打听我的消息呢?唯有那年时常相识的大雁知晓。吴楚之地,东南相接,凄凉的笛声在风中更显得悲切。就像湘灵一曲,暮猿急促啼叫,勾起我对儿时钓鱼之地的惆怅,满地都是战乱的狼藉。承载着多少故国的春色,杜宇的催归声声如苦,奈何蹉跎的归途终究虚掷无用。且让我们呼酒,醉吟于席。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其作品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其诗风多受古典影响,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归乡十年之际,经历多次波折与变故,心中对儿时旧事的回忆与故国的思念交织,形成了深沉的情感。
这首《贺新凉》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故国情怀的深刻表达。诗中以“垂柳”开篇,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忧伤的氛围。“轻尘庭户”既描绘了早晨宁静的场景,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淡漠。接下来的“芳草远连天碧”则将视野延展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与故乡有关的意象,如“吴楚地”,“寒食”等,传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而“杜宇催归声声苦”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归乡无望的感慨,寓意深刻。最后,作者选择以“且呼酒,醉吟席”作为结束,既是对现实苦闷的暂时逃避,也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珍惜。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指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诗中提到的“杜宇”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思乡与归去的渴望
C. 战争与冲突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袁荣法的《贺新凉》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