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3:44
春日
作者: 陆游 〔宋代〕
怕见公卿嬾入城,
野桥孤店跨驴行。
天公遣足看山愿,
白尽髭须却眼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害怕见到那些闲散的官员进入城中,宁愿在乡野的桥上、孤独的客店中骑驴而行。上天似乎派我去看那山的美景,我的白发和胡须虽然已经白尽,但我的眼睛依然明亮有神。
“天公遣足”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召唤,寓意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依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自然常常被视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诗风豪放,作品多反映对国家的关切及个人的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在表面上,诗人通过对公卿的“怕见”来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暗示了对世俗权贵的失望与反感。诗中的“野桥孤店”,则展现出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乡野自然的向往。
在“天公遣足看山愿”的描绘中,诗人把自己与自然连接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宁静和自由的心境。尽管年华已逝,“白尽髭须”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但“却眼明”的结尾,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清晰。即使在岁月的冲刷中,诗人的眼光依然明亮,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官场与自然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反映出陆游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公卿”的意思是什么?
A. 权贵
B. 农民
C. 战士
诗人选择“跨驴行”的原因是什么?
A. 方便
B. 向往自然
C. 赶时间
“白尽髭须却眼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失落
C. 坚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日》与王维的《鹿柴》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加强调对世俗的厌倦,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首诗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